出处
《安徽科技》
2005年第6期24-27,共4页
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22
-
1周鸿凯,曹珠平,叶昌辉,何觉民,郭荣发,郭建夫,黎华寿.杂交水稻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9,30(2):147-152. 被引量:12
-
2林红,李晓方,梁宁,石济民,吴俊杰,易泳儿,蔡慧君.10个水稻品种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1994,21(3):4-5. 被引量:8
-
3郑玉美.杂交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2005,23(2):5-6. 被引量:17
-
4周开达,马玉清,刘太清,沈茂松.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4):403-407. 被引量:260
-
5季彪俊.影响水稻产量因子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5):579-583. 被引量:37
-
6聂守军.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47-150. 被引量:22
-
7陈仙祥,张仁贵,徐本福,周玉福.杂交水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1):64-66. 被引量:5
-
8马铮,霍二伟,卢兆成,徐士库.杂交水稻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38(3):21-23. 被引量:19
-
9杜士云,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超级稻育种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195-198. 被引量:7
-
10吕建群,曾宪平.四川中籼中熟杂交水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184-186. 被引量:37
二级引证文献8
-
1王曙光,谢成林,谢仁康,张文杰,张菊芳,王汝利.杂交中籼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关系的分析[J].中国稻米,2009,15(2):11-14. 被引量:22
-
2王敬涛,韦朝领.气象要素对安徽省杂交中籼稻主产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431-435. 被引量:3
-
3杨行海,吴艳艳,陈辉云,范大泳,莫千持,钟丽.广西早籼早熟杂交水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J].种子,2011,30(6):85-87. 被引量:5
-
4钱秋平,蒋梅巧,赵秀峰,朱浩,陈晓阳,于海富.单季杂交粳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7):4-6. 被引量:3
-
5王鹏.2011—2013年国家早籼迟熟组区试桂林试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8):64-65. 被引量:2
-
6吕锐玲,金红梅,周强,涂军明,梅凯华,王欢,张盛.南方稻区早籼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5):168-172. 被引量:4
-
7李学梅,李翱,陈以相,王根权,杨荣教,丁家盛.云南德宏杂交籼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J].热带生物学报,2021,12(4):456-465. 被引量:1
-
8崔天宇,王振国,李岩,李默,崔凤娟,吕静波,王海泽.11个小麦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分析[J].种子科技,2024,42(6):1-5. 被引量:1
-
1喻寒松.安徽水稻病虫害将偏重发生[J].农药市场信息,2012(10):51-52.
-
2安徽省改写水稻高产历史[J].合肥科技,2007(6):15-15.
-
3余世铸.安徽水稻生产机械化形势分析[J].农业机械,2006(05B):117-117. 被引量:2
-
4李春寿,黄福灯,向永新,董莉清.杂交水稻Ⅱ优59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8):135-136.
-
5黄福灯,李春寿,向永新,董莉清.杂交水稻Ⅱ优0514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1,17(2):71-72. 被引量:1
-
6我国超级稻再刷世界高产纪录——“安徽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顺利通过验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7-7.
-
7吴向辉,张学成,任学祥,谷春艳,胡飞,王学峰,苏贤岩.安徽水稻稻曲病菌寄生适合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9):134-138.
-
8沈光斌.安徽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J].农药市场信息,2004,0(16):34-34.
-
9陶然.安徽水稻机插秧快速发展的经验[J].现代农业装备,2014,35(3):24-25.
-
10陈娟.安徽水稻旱灾的防灾减灾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16,6(7):30-3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