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也谈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以上海为例——与许纪霖先生的商榷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民间慈善组织是建构中国近代市民社会形态(亦可谓之公共领域)和话语系统的基本路径,而非是遵循思想史与概念的思辨演绎。而许纪霖先生以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个别人物的思想为中心依据,得出中国的公共领域出现在甲午战后的戊戌维新时期的看法,似显过于简略而难有说服力。其实,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全国性的民间慈善组织、经济组织,代表这些新兴组织的新兴阶层及其思想家,以及反映社会民意的现代传媒等等,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共同营造出了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所以,中国的公共领域的出现早于许纪霖先生的推断。
作者 靳环宇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Academia Bimestri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虞和平编.《经元善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 2夫马进.《善会善堂的开端》[A].刘俊文主编.《日本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宋元明清卷)》[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455页.
  • 3小滨正子 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6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