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引证文献27
-
1翟中东.缓刑刑种化问题的思考[J].天津法学,2021,37(3):37-46. 被引量:1
-
2孙进.缓刑犯社区矫正重点功能研究[J].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2022(3):36-44. 被引量:1
-
3刘强,武玉红.社区矫正的性质为社区刑罚执行[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6):33-40. 被引量:3
-
4孙曙光.有关职务犯罪适用缓刑的理性思考[J].湘潮,2007(05X):7-9. 被引量:2
-
5杨红文,陈欢.完善缓刑制度 促进社会和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21(3):88-92. 被引量:1
-
6王占洲.“缓刑执行说”之逻辑批判[J].政治与法律,2009(7):120-127. 被引量:2
-
7孟庆华.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若干适用问题探讨[J].河北法学,2009,27(11):119-122. 被引量:1
-
8王占洲.缓刑执行的技术分析[J].时代法学,2009,7(6):90-93.
-
9夏尊文,陈建军.中国缓刑的法律属性定位与适用取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61-66. 被引量:2
-
10邓毅丞.“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认定与评价[J].法学,2014(6):100-109. 被引量:10
-
110月起不明示转基因最高罚10倍[J].粮油加工(电子版),2015,0(10):67-67.
-
2杜学栋.对疑难、复杂案件审查批捕的时限,应延长一日至四日为宜[J].检察实践,2004(6):60-61.
-
3吕海庆,陈添.论《刑法》第70条中“发现漏罪”的主体[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4):73-74.
-
4匡大同.论公证在诉讼中的效力和作用[J].才智,2008,0(18):265-265. 被引量:1
-
5刘妙香,牛克乾.如实交待主要犯罪事实与自首的准确认定[J].人民司法,2011(10):8-10.
-
6喻良新.行政赔偿诉讼有关问题[J].人民检察,1995(1):19-20.
-
7刘运现.从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来思考[J].公民与法(审判版),2011(8):43-43.
-
8杨新京.“坦白从宽”纳入自首的立法价值与司法适用[J].人民检察,2011(17):76-77. 被引量:1
-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2(1):30-30.
-
10武春.专职化是发展方向但条件尚未成熟[J].法治与社会,2015,0(7):3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