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生活的透视镜——谈蒋子龙作品中青年形象的社会性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mporary Man's Life--Talk on the Youth Figure's Social Features In Jiang zi long's Works
摘要
介绍分析蒋子龙作品中青年形象的塑造 ,梳理出他笔下青年形象随社会时代而发展深化的过程 。
出处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0-25,共6页
Journal of Hulunbuir University
-
1喻映旭.用好尺子、镜子、刀子[J].当代江西,2005,0(7):29-29.
-
2苔丝.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J].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08,0(9):33-33.
-
3陈孝荣.记忆中,母亲们的村口[J].晚晴,2015,0(4):84-85.
-
4赵家华.关于“三毛”商标权与著作权纠纷案的法律思考[J].中华商标,1998(4):25-27. 被引量:4
-
5学习六中全会决议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座谈[J].求是,1997(1):25-31.
-
6刘正权.能借你点啥[J].微型小说选刊,2016,0(10):17-19.
-
7傅踢踢.抱着同龄人的女儿,就是人生赢家了?[J].视野,2015,0(19):12-12.
-
8易靖茗,昌校宇.“爱,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J].台声,2016,0(19):86-89.
-
9沈晓阳.“世界历史”视镜中的社会主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1):17-20.
-
10赖宁艺.爱与心灵之窗——浅析《鬼妈妈》中眼睛、纽扣、透视镜的象征[J].时代经贸,2013,11(12):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