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轻声的界定 被引量:35

On defining “qingsheng”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轻声一词常有歧义,一个意思指重音层面上与重音相对的非重读音节,另一个意思指声调层面上与四声相对的中和声调。本文主张分别使用“轻音”和“轻声”来表示上述两个不同的意思。“轻音”表示重音层面上的非重读音节,“轻声”表示声调层面上的中和声调,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Qingsheng”(轻声) has often been used ambiguously to mean both the unstressed syllable on the stress plane and the neutral tone on the tone plane. This paper proposes to use “qingyin”(轻音)to refer to the unstressed syllable on the stress plane and “qingsheng” to indicate the neutral tone on the tone plane. It also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qingyin” and “qingsheng”.
出处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方言轻声的优选论分析>(编号03BYY031)的部分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Roach, P. 2000 3rd edition.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曹剑芬.普通话轻声音节特性分析[J].《应用声学》,1985,(4).
  • 3曹剑芬.连读变调与轻重对立[J].中国语文,1995(4):312-320. 被引量:43
  • 4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2(3):166-178. 被引量:97
  • 5刘俐李.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语文研究,2002(3):43-47. 被引量:30
  • 6王理嘉 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和语音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7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研究[J].《国语月刊》,1922,1(7).
  • 8赵元任.北平语调的研究[A].《最后五分钟》附录.[C].北京:中华书局,1929..
  • 9赵元任.“俩”“仨”“四呃”“八阿”[A]..《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2002..

二级参考文献24

共引文献151

同被引文献282

引证文献35

二级引证文献7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