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地理种群在中国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方法被用于研究中国飞蝗11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相互关系以及空间隔离在种群分化中的作用.AMOVA对所有种群变异分析说明包含在种群内的变异(79.55%)显著高于种群间的(20.45%),种群间分化程度显著;所有种群划分成四个大的地区组,组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82.99%,显著高于包含在组间的(17.01%),地区间的种群分化显著.对四个组进行两两比较,保留在组内的变异都极显著高于组间的变异,说明这些组间的种群分化显著.其中,组间种群差异最大的是海南和西藏种群,变异约是组内种群间的7倍;差异最小的是海南与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组间仅是组内种群间的0.5倍.用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进行Mantel测验发现它们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说明地理隔离在飞蝗地理种群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飞蝗地理种群的分化与地理隔离关系密切.飞蝗种群聚类分成由黄淮平原、新疆和内蒙古、西藏和海南种群组成的四大分支.主成分分析发现11个种群明显聚集成4簇:黄淮平原种群、新疆和内蒙古种群、海南种群和西藏种群.所有个体聚类则分成5个分支:黄淮平原种群、海南种群、新疆和内蒙古种群、新疆哈密种群和西藏种群.飞蝗在中国东部呈明显的连续和梯度变异特点,进一步划分亚种既不实际也无必要.
作者 张民照 康乐
出处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0-230,共11页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批准号:3943003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1

  • 1汪小全,邹喻苹,张大明,张志宪,洪德元.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J].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12):954-962. 被引量:317
  • 2陈永久,张亚平.随机扩增多态DNA影响因素的研究[J].Zoological Research,1997,18(2):221-227. 被引量:101
  • 3康乐 陈永林.散居型飞蝗地理种群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J].动物学集刊,1991,8:71-82.
  • 4团体著者,甘肃蝗虫图志,1985年
  • 5郑哲民,云贵川陕宁地区的蝗虫,1985年
  • 6印象初,青藏高原的蝗虫,1984年
  • 7陈守良,植物分类学报,1983年,21卷,2期,113页
  • 8高慰曾,昆虫学报,1965年,14卷,6期,603页
  • 9郑哲民,昆虫学报,1965年,14卷,6期,576页
  • 10黄亮文,昆虫知识,1965年,9卷,4期,230页

共引文献81

同被引文献179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4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