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的措施
被引量:2
出处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5期273-274,共2页
Disease Surveillance
参考文献10
1 Global status of immunization safety: a report based on the WHO/UNICEF joint reporting form[J]. Bulletin of the WHO, 2003,78:41-48.
2 WHO 史久华 徐冰译.预防接种安全性监测[T].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
3 谢广中.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分类之我见[J] .中国计划免疫,2004,10(5):313-315. 被引量:13
4 李性典,李守荣.浅谈预防接种事故的定性及责任界定[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7(1):23-23. 被引量:4
5 Scod DK, Kumar S, Singh S, et al. Measles vaccination in India and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adverse reaction[J]. Vaccine, 1995,13:785 - 786.
6 Vaccine supply and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J]. Wkly Epidemol Rec, 1996,71:237 - 242.
7 Kane A, Lloyd J, Zaffran M, et 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 through unsafe injection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 model - based regional estimates [J].Bull WHO, 1999,77:801 - 870.
8 Nelson CM,Sutanto A, Suradana IG. Use of Solo,Shot aoto - destruct syringes compared with disposable syringes, in a national immunization campaign in Indonesia[J]. Bull WHO, 1999,77:29 - 33.
9 孟洪德,王旭光.由一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索赔案件引发的思考[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4):300-301. 被引量:8
10 王岳.我国亟待建立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J] .中国计划免疫,2004,10(5):310-31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5
1 朱怀祖.食品药物与消费者保护--学说与案例研究[M].台湾台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30-39.
2 朱怀祖.药物责任与消费者保护[M].台湾五南图书公司,1998.24-33.
3 李性典,李守荣.浅谈预防接种事故的定性及责任界定[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7(1):23-23. 被引量:4
4 刘自林,宣庆生.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的建议[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20(8):30-32. 被引量:3
5 孟洪德,王旭光.由一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索赔案件引发的思考[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4):300-301. 被引量:8
共引文献24
1 韩英,王岳.我国亟待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J] .中国护理管理,2004,4(4):62-64. 被引量:10
2 王岳.我国亟待建立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J] .中国计划免疫,2004,10(5):310-312. 被引量:6
3 郭飚.全球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发展[J] .中国计划免疫,2005,11(3):229-233. 被引量:63
4 薛家鑫.关于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的思考[J] .中国计划免疫,2005,11(3):243-244. 被引量:31
5 郭飚,曹雷,曹玲生,徐立君,梁晓峰,张振国,罗耀星,孙印旗,彭国文,赵占杰.河北、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培训效果评估[J] .中国计划免疫,2005,11(4):302-305. 被引量:34
6 李本秀.两种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不良反应观察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59-1759. 被引量:15
7 陈凡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季节关系的回顾与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68-1969. 被引量:3
8 郑延顺.预防接种事故的相关法律问题浅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12(4):59-60. 被引量:1
9 张丽,徐爱强,宋立志,刘桂芳,李漫时,许青,李震.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6,12(4):300-302. 被引量:21
10 张秋平.双桥区人群计划免疫相关知识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952-95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5
1 袁俊,梁建华,王大虎,谭慧峰,冯小娥,李志群,许阳,李小芸.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人员素质及培训情况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04,30(6):54-56. 被引量:4
2 王岳.论我国亟待建立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救济机制[J] .中国卫生法制,2005,13(4):23-25. 被引量:10
3 陈凡金.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综合措施的探讨[J]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45-146. 被引量:4
4 王隆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272-285.
5 杨永钦,王泳,孙凤妹,吴承丽.《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试点的调查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2,8(1):50-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
1 孙辉峰,曹玲生.特殊情况下的预防接种服务研究进展[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20,0(1):104-110. 被引量:11
2 方琼,蔡琳,曹丽,林宝妮,周志峰,刘俊玲.深圳市福田区预防接种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19):6-7. 被引量:3
3 丁立雄.628名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调查[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23):52-53. 被引量:6
4 关志国,魏淑惠.承德市乡镇级预防接种服务现状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4,30(2):229-230. 被引量:3
5 严波,段文静,余昭锋,周倩意,鲁影.中国内地医务人员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晓率的Meta分析[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8(1):109-116. 被引量:1
6 皮均宁,蔡智斌,马龙,张会明,苗新芳,周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组织与实施[J] .人民军医,2021,64(6):512-516. 被引量:3
7 陆萍,金娇娇,顾吉,王亚萍,陈建新,田源,周海龙,倪海峰.马陆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临时集中接种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上海医药,2021,42(18):8-11. 被引量:2
8 钟源,张亚男,吴昕霞,陈吴康,周庆涛,周洪柱,胥雪冬.对新冠肺炎外派医疗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探索[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2,12(2):80-84. 被引量:1
9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余文周,张伟燕,黄卓英,李力,栾琳,路明霞,刘娜,刘晓雪,郑东.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3):275-284. 被引量:1
1 费贤哲,叶凤.一起人为因素导致预防接种事故的调查报告[J]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1,12(6):19-19.
2 陈兆斌,蔡加平,苏德茂.8例不安全预防接种原因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6,12(2):151-151.
3 常海兰.一起卡介苗超量误肌肉注射事故的处理体会[J] .山西预防医学杂志,2002,11(2):187-187.
4 李雅典.基层预防接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应用预防医学,2001,10(S1):39-40.
5 张作英.对一起卡介苗预防接种事故的调查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22(3):269-269.
6 刘显峰.浅议中老年人的饮食健康[J] .中国科技博览,2013(9):274-274.
7 杨骏,曲国斌.人类有能力战胜“非典”[J]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4):1-1.
8 白雅玲,吴振宇.浅谈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5):530-532. 被引量:5
9 薛维军.一起预防接种事故的调查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0,13(S1):39-40.
10 马西稳,徐玉銮.滕州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成效和体会[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44-46.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