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离子硫氮碳共渗层摩擦磨损后的组织形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观察了35CrMo、30CrMnSi和20钢离子硫氮碳共渗层摩擦磨损后的光镜和扫捕电镜组织和磨屑磨痕形貌,并与离子氮化层作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离子硫氮碳共渗层摩擦磨损时主要磨损形式随工况变化。当粘着磨损占主导地位时,离子硫氮碳共渗层显示出优良的减摩抗磨特性。
作者
马涛
李正林
机构地区
西安公路学院
出处
《物理测试》
CAS
1989年第3期16-18,共3页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Testing
关键词
离子硫
氮碳共渗层
摩擦磨损
分类号
TG115.213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熊卫东,曾耀新,邓洋,徐冰仲,胡荣静,马吉人.
活塞环的离子硫氮碳共渗[J]
.金属热处理,1994,19(1):16-20.
被引量:1
2
王庆祝,李正川,张俊.
稀土元素对离子硫氮碳共渗催渗作用的研究[J]
.西安公路学院学报,1994,14(3):66-71.
被引量:3
3
熊卫东,曾耀新,邓洋,徐冰仲,胡荣静,马吉人.
合金铸铁的离子硫氮碳共渗及其在活塞环上的应用[J]
.铁道学报,1994,16(3):118-122.
4
张翔,张俊.
不锈钢加铁稀土离子硫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J]
.表面技术,2004,33(2):40-42.
被引量:2
5
谢飞,马宝钿,何家文,张建林.
离子硫氮碳共渗层硫化物组织分析及形成机理探讨[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32(5):30-33.
被引量:1
6
李正林,王庆祝,马涛.
阴极溅射对35CrMo钢离子硫氮碳共渗层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1995,20(3):6-8.
7
孙超.
辉光离子硫碳氮三元共渗后材料表面耐磨机理的研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16(4):70-72.
被引量:1
8
王利捷,张翔,宋绪丁,郝建民.
稀土对硫氮碳共渗的影响及共渗层磨损特性与磨损机理的探讨[J]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6,16(2):121-125.
9
肖继闯,陈铎.
离子硫氮碳共渗化合物层组织结构的研究[J]
.金属热处理学报,1989,10(1):44-56.
被引量:1
10
谢飞,张建林,马宝铀,何家文.
35CrMoCe稀土钢离子硫氮碳复合渗特性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1996,7(6):95-98.
被引量:1
物理测试
198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