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五四时期傅斯年的“欧化的文学”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傅斯年在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文学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对新文学的建设做了很多具体切实的论述。他大胆而系统的提出了“欧化的文学”的文学革新观,极大的丰富了五四文学革命理论研究。傅斯年这种在世界文化的格局范围内审查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化,并试图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现代意识,推动了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
于寒
机构地区
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44-245,248,共3页
关键词
五四
傅斯年
“欧化的文学”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孙进增.
论傅斯年五四时期的文学革新观[J]
.山东社会科学,2001(3):60-63.
2
宋亚.
周作人所读古书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8(7):99-100.
3
荣瑞和.
胡适文学革命理论刍议[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9,21(1):95-99.
4
胡克俭.
梁启超的文学革命理论及其影响[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19(1):56-57.
5
赵学勇,由文光.
表现于洒脱背面的沉重——《朝花夕拾》与《文化苦旅》的精神联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5):132-136.
被引量:3
6
丁娟玲.
《边城》赏析[J]
.成才之路,2012(7):40-40.
被引量:2
7
宋剑华.
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3):136-152.
8
赵世清,李巍.
论周作人“五四”时期的文学观[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45-46.
9
陈伟华.
“新月”理论家们的“硬译”——论新月派诗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J]
.中国文学研究,2005(1):22-26.
被引量:2
10
毛浩,李师东.
地域文化的现代化——在远处看东北文学[J]
.文艺争鸣,1992(5):75-79.
被引量:2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