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教育正负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阅读已有的有关教育功能的论文就会发现,所有论述均停滞在当初柴野昌山所涉足的水平上,仅仅是运用正负向功能理论对教育功能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引申。其实,正负功能是相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如果脱离具体的教育主体泛泛而谈教育负向功能,势必缺乏相对性;再者教育的正负向功能还在于阈限的把握,如果超过一定的阈限值之后,就会有不同方向的功能净均衡。
作者 张奇勇
出处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5年第3期22-22,26,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1(2):213-223. 被引量:106
  • 2玛丽亚·伊萨贝尔·达维科.留级和退学问题:关于巴西教师作用的研究报告.教育展望(中文版),1990,(25).
  • 3贾米尔·萨尔米.阿尔及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的职业教育:危机及基教训.教育展望(中文版),1990,(25).
  • 4(美)伊里奇著 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M].台湾: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 5玛格丽特·米德著 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2,35,37,41-67,76,81,84,89.
  • 6膝大春主编 吴式颖副主编.外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99.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2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