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储蓄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被引量:
2
Contribution of High Saving Rate fo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令世界瞩目,比照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找出高储蓄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增长所起的相似作用,分析高储蓄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机理,指出长期的局限性,探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方式,人口、技术进步、制度因素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
作者
孙宏霞
迈夫
机构地区
云南财贸经济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出处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Yu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高储蓄率
改革开放
增长机理
增长方式
技术进步
制度因素
快速增长
二战后
局限性
可持续
经济能
人口
分类号
F832.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5
1
任保平,刘丽.
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描述、界定与理论解释[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13-22.
被引量:10
2
郭金兴.
中国经济增长30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2):1-25.
被引量:3
3
张国富.
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72-78.
被引量:22
4
杨小凯.
后发劣势[J]
.新财经,2004(8):120-122.
被引量:62
5
赖明勇,张新,彭水军,包群.
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32-46.
被引量:278
6
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
.经济前沿,2005(11):4-7.
被引量:29
7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
.中国社会科学,2006(2):55-66.
被引量:448
8
宋娟.
我国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78-79.
被引量:2
9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J]
.世界经济,2006,29(10):3-20.
被引量:49
10
高波.
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文化变迁的分析框架[J]
.南京社会科学,2007(7):17-2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柴正猛,彭星星,蒋昊翔.
浙江省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2(20):57-58.
被引量:1
2
李治兵.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研究综述——基于成就、原因、可持续性的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18,34(6):46-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征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奇迹的界定、解释及展望[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0,18(2):62-65.
2
丁洁.
我国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9):215-215.
1
张素华.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机理的经济学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4):69-70.
2
何天祥,夏安桃.
中国城市经济区经济增长机理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9-11.
3
宋连方.
青海省票据融资增长分析[J]
.青海金融,2015(12):59-61.
4
杜静,魏江.
知识存量的增长机理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4-27.
被引量:71
5
张静,李星敏,解鹏.
保险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路径探讨——基于VAR模型和岭回归的实证分析[J]
.商业时代,2014(21):84-85.
被引量:3
6
王永龙.
通货紧缩影响经济增长机理与宏观政策配置[J]
.经济学家,2016(1):83-88.
被引量:1
7
王生云.
浙江省农民农业经营收入增长机理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33):201-201.
8
郑荣,靖继鹏.
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1):27-31.
被引量:5
9
刘春山,辛杨.
产业结构动态优化理论体系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74-75.
被引量:10
10
刘向晖.
对Verhulst模型在研究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适用性评价[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64-66.
被引量:3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