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地非农化过程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界定
被引量:
8
Defini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in Process of Non-Agriculturalization of Lan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经济学和法学角度对我国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导致我国土地非农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解决我国土地非农化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明确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本文最后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是作者博士论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土地非农化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章节。
作者
蔡锦云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80,30,共8页
Shanghai Journal of Economics
关键词
土地非农化
集体土地
所有权界定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17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2
参考文献
5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中国征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简报[Z].,2004..
2
裴小林.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发展和渐进转轨的根源[J]
.经济研究,1999,34(6):45-50.
被引量:64
3
丁关良,周菊香.
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2000(11):59-65.
被引量:51
4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6).
5
陈锡文.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强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温世扬.
集体所有土地诸物权形态剖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2):39-43.
被引量:44
2
肖方扬.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
.中外法学,1999,11(4):86-90.
被引量:90
3
韩松.
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享有形式[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3):50-58.
被引量:41
4
韩松.
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2,14(1):32-37.
被引量:70
5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及合作组织运行考察[J]
.农业经济问题,1993,14(11):45-53.
被引量:23
6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及合作组织运行考察[J]
.农业经济问题,1996,17(2):38-43.
被引量:13
7
周其仁 张曙光.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中国经济学:1994[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
丁关良.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1999(7):23-30.
被引量:63
9
丁关良,徐新灶.
谈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的主体和形式[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5):51-5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27
1
张忠野.
试论土地资源配置中的自由与管制[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4):10-13.
2
赖丹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及问题——以广东的实践为例[J]
.消费导刊,2010(2):22-23.
3
王冰.
中国农业生产组织政策绩效分析与评价[J]
.经济评论,2004(4):63-68.
被引量:11
4
陈铭恩,于爱芝.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是否具有企业合约特征分析[J]
.经济问题,2004(8):48-50.
5
吴月芽.
制约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的因素探析[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7-110.
被引量:3
6
方耀民.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改革逻辑[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5):25-27.
7
吕建春.
论我国农地制度重构的理论基础[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1):20-25.
被引量:3
8
高志坚.
对现代家庭农场制度的探讨——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J]
.理论与改革,2002(2):82-85.
被引量:23
9
杜伟,刘永湘.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12-17.
被引量:11
10
张杰.
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
.金融研究,2005(2):1-12.
被引量:224
同被引文献
175
1
田伟.
大城市城郊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J]
.乡镇经济,2004,20(6):14-16.
被引量:3
2
秦晖,党国英,叶健民,陈小君,张善贵,李昌平,李非,赵灵敏.
土地流转面面观[J]
.南风窗,2009(8):24-25.
被引量:2
3
长子中.
当前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宅基地问题[J]
.中国经贸导刊,2011(2):37-40.
被引量:20
4
周其仁.
土地的管制与征地的拧巴[J]
.商界(评论),2012(8):39-39.
被引量:2
5
章剑生.
行政征收程序论——以集体土地征收为例[J]
.东方法学,2009(2):22-32.
被引量:34
6
高灵芝,胡旭昌.
“村改居”后集体资产处置的个案剖析——以济南市槐荫区前屯居为例[J]
.长白学刊,2004(4):82-85.
被引量:5
7
郑振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改革[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13-18.
被引量:70
8
卢彦铮.
深圳农地转国有之惑[J]
.财经,2004,0(18):92-94.
被引量:9
9
郁建兴,阳盛益.
城市化进程加速背景下的政府预征土地行为[J]
.社会科学,2003(11):63-69.
被引量:8
10
田莉.
土地有偿使用改革与中国的城市发展——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土地批租制度的启示[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6):40-4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孙英,徐睿.
高速城市化区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困境——对成都市A城区产权改革中典型问题的剖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9(3):90-93.
被引量:3
2
林其玲.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问题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9,30(10):19-24.
被引量:22
3
汪大正.
城市政府在增量土地供应中的利益化倾向分析[J]
.商业经济,2012(2):22-24.
被引量:1
4
王静.
城镇化中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中国近10年研究成果综述[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4):102-124.
被引量:29
5
付莹.
新型城镇化不宜效仿深圳城市化转地模式[J]
.社科纵横,2015,30(5):38-41.
6
闻涛.
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的财政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21):190-192.
被引量:2
7
张媛媛,王国恩,黄经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规划趋势[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22,14(1):89-102.
8
郭瑞雪,付梅臣.
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问题辨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2):419-42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吕新雨.
乡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以全球南方为视角(下)[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3(7):33-46.
被引量:1
2
孙东升.
当前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
.价值工程,2010,29(8):238-239.
被引量:8
3
曹亚,陈浩.
劳动力流迁就业、资本逆向输出与农地流转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0(3):35-45.
被引量:11
4
杨富堂.
集体土地征收的公平补偿及法律修订取向[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85-89.
被引量:4
5
杨军.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894-3896.
被引量:1
6
胡俊峰,宋丽芬.
政府垄断增量土地市场运行的问题与反思[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37-14538.
被引量:1
7
黄涛珍,姜小青.
双置换对征地制度的变革[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6):229-231.
被引量:1
8
杨帆.
现行征地制度下城乡结合部官民主体利益冲突根源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6):69-71.
9
王静.
城镇化中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中国近10年研究成果综述[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4):102-124.
被引量:29
10
谢伟,吴金忠,王朝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土地金融分析——基于山东省四种建设模式[J]
.金融发展研究,2013(11):48-55.
被引量:1
1
吴湘.
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界定界限之我见[J]
.上海农村经济,1994(5):31-32.
2
王磊,翟书斌.
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基于河南省西万村农地“整村流转”模式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10X):5-6.
被引量:6
3
陈昌庆,洪翠巾.
混合型非地勘企业资产所有权界定的难点与操作[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6,18(1):43-45.
4
胡新民.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0):80-83.
被引量:7
5
鲁成.
农业部要求:防止农地流转“非农化”问题[J]
.新疆农垦经济,2009(1):21-21.
6
付坚强,黄丽芳.
农地发展权的内涵、价值及在我国创设的必要性[J]
.福建农业,2015,0(3):12-13.
7
夏炎,郭春华.
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述评[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9):828-832.
被引量:3
8
韩曼曼.
基于VAR模型的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21-24.
被引量:4
9
康乐.
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J]
.西部皮革,2016,38(10):66-66.
10
吕世芳.
清产核资工作经验一席谈[J]
.中国黄金珠宝,1995(6):32-33.
上海经济研究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