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农本草经》出于汉代本草官之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神农本草经》出于汉代本草官之手芜湖弋矶山医院(安徽,241001)尚志钧《神农本草经》书名,不仅未见于先秦文献,连“本草”二字,也未见于先秦。“本草”二字,到西汉时寸出现,此与西汉时方士盛行有关。方士是鼓吹神仙的,其目的是想得到权贵重视,可以封官致...
作者
尚志钧
机构地区
芜湖弋矶山医院
出处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第2X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汉代
本草官
方药
分类号
R281.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3
1
李学勤.
走出“疑古时代”[J]
.中国文化,1992(2):1-7.
被引量:40
2
朱越利.
方仙道和黄老道的房中术[J]
.宗教学研究,2002(1):1-11.
被引量:8
3
王家葵.
论《神农本草经》成书的文化背景[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3):7-10.
被引量:11
4
马继兴.
《桐君采药录》的著者“桐君”[J]
.中医文献杂志,2005,23(2):1-4.
被引量:4
5
刘渡舟,刘条华.
古今接轨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3):8-10.
被引量:30
6
马继兴.
《桐君采药录》考察[J]
.中医文献杂志,2005,23(3):6-9.
被引量:4
7
马继兴.
《桐君采药录》辑校[J]
.中医文献杂志,2005,23(4):4-6.
被引量:7
8
钱超尘.
应如此解读医圣书——喜读《中国汤液经方》[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47-49.
被引量:4
9
谢维扬.
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研究的进展与古史史料学概念——为纪念《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八十周年而作[J]
.文史哲,2007(2):47-54.
被引量:10
10
刘永明.
从敦煌遗书看道教的医药学贡献——以《辅行诀》和《本草经集注》为核心[J]
.中国道教,2009(2):8-1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刘永明.
从敦煌遗书看道教的医药学贡献——以《辅行诀》和《本草经集注》为核心[J]
.中国道教,2009(2):8-13.
被引量:2
2
刘永明.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考论——兼论早期道教文化对传统医学的影响[J]
.敦煌研究,2010(3):60-69.
被引量:10
3
罗琼,柳长华,成莉,顾漫.
《神农本草经》在我国药物规范历史中的地位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15,34(1):29-31.
被引量:14
4
潘嘉晖.
“古书”视阈下《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研究路径初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4,26(4):57-6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金锐.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一:汤液经法图的来历、内容与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954-2960.
被引量:20
2
杨崇仁,许敏,李海舟.
试论香药的概念和历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1):40-41.
被引量:1
3
刘永明.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考论——兼论早期道教文化对传统医学的影响[J]
.敦煌研究,2010(3):60-69.
被引量:10
4
梁铨.
从《汤液经法》初探《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构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1):3-5.
被引量:2
5
田永衍,秦文平,梁永林.
敦煌出土医学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1):85-88.
被引量:4
6
付红.
“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代之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9):52-53.
被引量:1
7
田永衍,秦文平,梁永林.
近三十年敦煌医学文献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445-1447.
被引量:7
8
戴莹,翟华强,肖连宇,单晓松,刘芷含,王宁宁,李丝雨,刘国秀.
基于古今中外药典综合分析的优质菊花饮片标准体系构建[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9):1952-1956.
被引量:2
9
叶太生,刘萍.
中国本草典籍源流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4039-4042.
被引量:11
10
程雅君,郝改梅.
《伤寒论》的道学根柢[J]
.哲学研究,2019,0(3):81-88.
被引量:2
1
张瑞贤,张卫.
先秦时期非医学文献对“味”的认识[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4):511-514.
被引量:1
2
刘长稳.
七宝美髯丹[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0(6):46-46.
3
谢朝丹,何世民.
对中药五味的再认识[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6):642-644.
4
蒋力生.
试论道教医学的形成基础[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1):20-22.
被引量:4
5
周彭.
李时珍的故事(七)——反方士的斗争[J]
.家庭中医药,2013(7):10-10.
6
周德生.
“脑为奇恒之府”理论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8-9.
被引量:5
7
黄帝内经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J]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9):64-64.
8
尚志钧.
《神农本草经》与古代方士间的历史关联[J]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7,16(3):299-301.
被引量:1
9
陈大舜,李定祥.
论脑属脏——为五脏之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1-2.
被引量:11
10
周晓承.
补肾益阳“龟龄集”[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0(5):52-52.
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 第2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