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统计》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Zhejiang Statistics
同被引文献25
-
1赵宗更,吴国蔚,董慧,李荣平.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5,22(2):60-63. 被引量:30
-
2王爱兰.企业的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J].经济管理,2005,31(15):31-33. 被引量:6
-
3李庆恒,宋伟,陈爱祖.公路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0Z):256-257. 被引量:4
-
4郭汉丁,王凯.工程质量实施能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J].基建优化,2006,27(1):6-8. 被引量:2
-
5韩顺平,王永贵.市场营销能力及其绩效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6,22(6):153-154. 被引量:51
-
6赵锡斌.深化企业环境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管理学报,2006,3(4):379-386. 被引量:7
-
7李培林.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6(10):11-15. 被引量:41
-
8许正良,王利政.企业持续营销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5):62-70. 被引量:7
-
9刘南.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潜规则对企业管理绩效的影响[J].价值工程,2007,26(11):23-25. 被引量:4
-
10雷杰,李蕾蕾,何存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8(8):104-10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史东明.中国低碳经济的现实问题与运行机制[J].经济学家,2011(1):36-42. 被引量:21
-
2环境[J].销售与市场,2012(3):8-8.
-
3夏德,刘昳蕙,孟洋.可持续性解析方法及其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开发研究,2012(6):123-126. 被引量:1
-
4熊勇清,陈江勇.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认识的差异与启示——“政、企、银”视角的比较[J].经济经纬,2013,30(2):83-88. 被引量:12
-
5赵鹏飞.低碳减排对成本核算管理影响及信息披露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7):144-147. 被引量:2
-
6鞠芳辉,谢子远,黄文军.可持续供应链的动态能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27(1):15-26. 被引量:2
-
7张颖,孙林岩,冯泰文.从市场导向到利益相关者导向——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3):7-10. 被引量:6
-
8葛颖波.供应链模式下合作方博弈关系趋势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7):18-21. 被引量:1
-
9田明.浅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与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6(21):25-26.
-
10姜睿.碳减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J].中国能源,2017,39(5):41-44. 被引量:1
-
1霍春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新举措[J].中国市场,2010(15):103-103. 被引量:2
-
2高振华.加强我国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6):58-59.
-
3赵雨.从风险管理角度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J].金融经济(下半月),2008,0(6):167-168. 被引量:1
-
4谢合明.非会计学专业会计知识传授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5):88-89.
-
5朱传永.企业成本核算探讨[J].中国经贸,2012(20):255-256.
-
6孙神州.企业如何利用外资[J].中国乡镇企业,1994(1):43-44.
-
7陈杰.科技兴厂创新业[J].广东经济,1995,0(6):38-39.
-
8《企业标准化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1988,8(5).
-
9付战杰.浅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如何应对危机[J].中国集体经济,2009,0(6X):156-157. 被引量:4
-
10王国洪.小议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加强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76-76.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