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农民技术推广培训状况研究
被引量:6
Studies on Farmers' Training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Main Food Production Areas in China
出处
《农业科技管理》
2005年第3期17-19,24,共4页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30
-
1黄见良,邹应斌,彭少兵,R.J Buresh.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其在组织中的挥发损失[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579-583. 被引量:59
-
2彭福元.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1):69-70. 被引量:4
-
3吕洪霞,丁文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6):47-52. 被引量:50
-
4孙宝强.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的理论探索[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2):7-9. 被引量:3
-
5曹建民,胡瑞法,黄季焜.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新技术的修正采用:农民参与技术培训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6):60-66. 被引量:121
-
6林国华,颜元培.论新时期加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3):43-46. 被引量:3
-
7米晓,张保军,杨改河.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8-31. 被引量:32
-
8罗明忠.基于劳动力转移的农村人力建设思考[J].农业经济,2006(2):31-32. 被引量:9
-
9农民工流动就业扫描[J].云南农业,2006(1):39-39. 被引量:2
-
10乔云发,罗盛国,刘元英,韩晓增,苗淑杰.叶龄模式氮肥调控对水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2):121-12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6
-
1杨曙辉,宋天庆,欧阳作富,陈怀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1):59-63. 被引量:8
-
2杨曙辉,宋天庆.西部地区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问题探讨[J].云南科技管理,2008,21(2):76-79. 被引量:2
-
3王济民,刘春芳,周慧.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思路和方向[J].农业展望,2008,4(12):38-41. 被引量:6
-
4刘春芳,王济民,周慧,梁辛.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科技推广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6):36-37. 被引量:16
-
5宿敏敏,黄珊瑜,赵光明,赵全英,姚银坤,苗宇新.黑龙江垦区农户水稻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北方水稻,2012,42(2):28-33. 被引量:10
-
6邵丰产.新经济形势下农业科技的推广研究论述[J].现代农村科技,2017(8):8-8.
二级引证文献41
-
1李波,宫亮,曲航,金丹丹,孙文涛.辽河三角洲稻区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0(1):173-178. 被引量:15
-
2何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讯,2019,0(3):23-23.
-
3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欧阳作富.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1):398-403. 被引量:23
-
4衣保中,张凤龙.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60-62. 被引量:16
-
5王虹,王福军,吴志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6):54-56. 被引量:4
-
6刘春芳,王济民,申秋红.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J].农业展望,2009,5(4):35-39. 被引量:5
-
7方付建.基层农技人员激励体系创新研究——以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为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9(12):100-103. 被引量:8
-
8程如烟.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12):119-123. 被引量:5
-
9王欣,张峰,蔡东宏.浅谈海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J].中国热带农业,2009(6):19-21.
-
10王欣,蔡东宏.面向农业科技推广的资源整合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75-4276. 被引量:2
-
1吴景双.破解职业农民培养难题[J].瞭望,2015,0(19):36-37.
-
2易仁森.我国农业推广培训的途径和方法[J].农业职业教育,2005(6):39-40.
-
3俞月兰.农技推广培训的商榷[J].青海农林科技,1999(2):60-61.
-
4郑风田.“谁来种地”如何破解?[J].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2(2):1-1. 被引量:1
-
5孟繁君,金青,苏春辉,史海鹏,高智明.探索培训新形式 拓宽培训新途径[J].基层农技推广,2016(3):57-58. 被引量:1
-
6吴海盛,江巍.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8(11):54-66. 被引量:50
-
7马明.农机推广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5,46(12):17-17. 被引量:4
-
8胡博文.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5(19):126-127.
-
9王敏,黄廷杰.蒙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4):115-116.
-
10程振煌.加快发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云南农村经济,2005(3):8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