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基本问题笔谈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0-53,62,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参考文献2
-
1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
-
2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P1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14
-
1贺来.价值个体主义与道德合理性基础的重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2):80-88. 被引量:11
-
2孙尚扬.另类“护教学”:贺麟新心学架构中的基督教[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58-64. 被引量:1
-
3曹正汉.文化与效用极大化的方向——20世纪30年代一个内地村庄的生活方式及其经济学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6):45-51.
-
4杨经录.论理性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5(11):35-37.
-
5李庆华.历史与现实的重负: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实施的历史必然性[J].理论探讨,2006(4):17-19.
-
6章益国.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J].史学月刊,2006(8):94-100. 被引量:2
-
7张盾.哲学经济学视域中的劳动论题——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理论传承关系的微观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5):5-12. 被引量:13
-
8李灿.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J].中国国情国力,2009(5):50-51.
-
9程竹汝,卫绒娥.价值·制度·角色——系统论视野中的现代司法结构形态[J].学习与探索,2002(2):26-31. 被引量:3
-
10贾薇.转型时期西欧市民与新教[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3(2):16-19.
-
1陈力丹.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J].视听纵横,2004,25(6):18-19. 被引量:2
-
2陈晓明.麦克卢汉:传媒时代的预言家和祭司[J].中文自学指导,2003(1):22-24. 被引量:2
-
3陈力丹.提升记者职业素质[J].新闻与写作,2005(11):22-23. 被引量:2
-
4艾红红.试析典型报道的新趋势[J].新闻界,2006(5):57-58. 被引量:1
-
5浦争鸣.公共危机中地方主流媒体舆情领引功用[J].江南论坛,2008(8):56-58. 被引量:2
-
6钱立立.站在大事件的背后——鸟瞰2006海外媒体市场[J].市场观察(媒介),2007(1):78-81.
-
7宋志标.做新闻事业的“大祭司”[J].青年记者,2007(13):31-31.
-
8姜永育.地底世界历险记[J].少儿科技,2011(10):28-29.
-
9李会东.指误二则[J].当代劳模,2001,0(3):48-48.
-
10朝阳.摆脱尴尬[J].今传媒,2004,12(1):4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