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
被引量:
5
Ethnic Literature and Literac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对《黑骏马》和《尘埃落定》的文本分析,探询两部作品各自复杂的文学性成因,进而在比较性研究中,得出关于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结论。
作者
刘俐俐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项目批准号:03JB750.11-44020
项目名称是"叙事性文本研究中社会文化内涵与文学性关系的新拓展"
关键词
民族文学
文学性
中国
文化语境
《黑骏马》
《尘埃落定》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1
阿来.
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J]
.民族文学,2001,0(9):90-93.
被引量:14
2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总目次[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127-128.
被引量:2
3
李荣军.
我看《黑骏马》中的女性[J]
.当代作家评论,1990(1):121-122.
被引量:4
4
《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总目录[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
被引量:1
5
刘俐俐.
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J]
.民族研究,2002(4):47-55.
被引量:30
6
布莱希特,魏明伦.
四川好人(电影文学剧本)[J]
.世界文学,1998,0(3):151-203.
被引量:1
7
朱冰.
画画与读书[J]
.美术,1983(11):55-56.
被引量:3
8
周小仪.
文学性[J]
.外国文学,2003(5):51-63.
被引量:54
9
陈国恩.
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J]
.文学评论,1995(5):15-24.
被引量:21
10
视点[J]
.文艺争鸣,2003(5):1-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谁造就了布莱克?[J]
.外国文学评论,1994(3):137-138.
被引量:1
2
欢迎订阅2002年《文艺研究》杂志[J]
.文艺研究,2002(1):6-6.
被引量:3
3
周小仪.
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6):69-79.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32
1
徐琴,冉小平.
一份杂志,一段文学——20世纪80年代的《西藏文学》与西藏新小说[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62-65.
被引量:3
2
刘创明.
雄浑悲壮的赞歌[J]
.作家,2008,0(12):41-42.
3
杨红.
论扎西达娃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J]
.西藏文学,2008,0(6):4-8.
被引量:3
4
张炯.
2003年文学理论批评一瞥[J]
.文学评论,2004(4):37-46.
5
张家恕.
文学创作的历史惯性与文学批评的历史惰性[J]
.中国文学研究,2004(3):27-29.
被引量:1
6
马绍玺.
背靠凉山的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的诗歌创作[J]
.民族文学研究,2004,22(3):56-59.
被引量:3
7
洪进.
走出"文学性"研究的二重误区——兼与余虹先生商榷[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4):82-86.
被引量:1
8
卢国华.
张承志小说研究述评[J]
.中国文学研究,2001(2):92-96.
被引量:1
9
李建中,孙宗美.
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J]
.襄樊学院学报,2004,25(6):50-53.
被引量:2
10
容本镇.
驰骋北国草原的骑手——张承志小说论之二[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3):81-8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6
1
黄子平.
革命·历史·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2001(2):98-101.
被引量:22
2
陈永国.
翻译的文化政治[J]
.文艺研究,2004(5):29-37.
被引量:17
3
马翀炜.
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J]
.民族研究,2001(1):18-28.
被引量:67
4
姜飞.
可持续崩溃与可持续写作——从《尘埃落定》到《空山》看阿来的历史意识[J]
.当代文坛,2005(5):15-17.
被引量:8
5
杨经建.
“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J]
.东岳论丛,2006,27(1):105-111.
被引量:12
6
罗庆春,刘兴禄.
“文化混血”: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构成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1):59-63.
被引量:16
7
申丹.
何为“不可靠叙述”?[J]
.外国文学评论,2006(4):133-143.
被引量:241
8
凌津奇.
“离散”三议:历史与前瞻[J]
.外国文学评论,2007(1):111-120.
被引量:24
9
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1.
引证文献
5
1
凌峰.
从《尘埃落定》到《空山》谈弱势文化命运的多样性[J]
.宿州学院学报,2008,23(2):66-68.
被引量:2
2
刘伟.
非母语写作与文化翻译[J]
.民族文学研究,2011,29(2):5-12.
被引量:7
3
蓝建青.
叙事中的文学性生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1):36-38.
4
王宗峰.
论小说《尘埃落定》对革命集体记忆的处理[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7):1-5.
被引量:2
5
刘伟.
民族文学中的“伪民俗”书写[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3):70-7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王平,周悦三.
《尘埃落定》文化转型的心理镜像[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442-446.
2
海日古丽.牙合甫.
民族之间心灵的桥梁——浅析诗人和文学翻译家克里木·霍加的文学创作[J]
.民族文学研究,2013,31(3):127-133.
3
于姗.
“空山”与“空林”——阿来《空山》与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传统遭遇当代[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2):93-95.
被引量:2
4
殷燕,刘军平.
语际书写中的文化翻译:一种“双声”的对话——巴赫金对话主义哲学观照下的文化翻译研究[J]
.语言与翻译,2016(4):73-78.
被引量:1
5
高彬,杨丽.
跨域书写: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46-51.
被引量:1
6
樊继群,张亲青.
互联网时代地方弱势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解构之道[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24(4):99-104.
被引量:3
7
周永涛.
文化回译视域下“异语写作”一词之考辨[J]
.中国翻译,2018,39(5):87-93.
被引量:9
8
安琪.
新时期蒙古族作家非母语写作现象浅析[J]
.北方文学(下),2018,0(7):24-25.
9
张露洋,布俊,王宗峰.
夹缝中藕断丝连的个人情感——论《荷花淀》对革命集体记忆的处理[J]
.新乡学院学报,2019,36(4):44-47.
被引量:6
10
王毅.
人格结构分析下的自译样态研究——以《万历十五年》为例[J]
.安康学院学报,2021,33(6):102-106.
被引量:1
1
赵有年.
秋月·少妇·黑骏马[J]
.西藏文学,2014(1):55-63.
2
马淑娟.
《黑骏马》人物形象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2):137-137.
3
骆炬.
昂立的黑骏马[J]
.山东文学,1993,0(5):79-79.
4
沈建基.
我的黑骏马要回家[J]
.十月,2016,0(6):231-231.
5
布日古德.
草原阿爸(外一首)[J]
.词刊,2016,0(9):27-27.
6
宋垒.
陈毅同志的一个重要结论[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2):85-88.
7
周丽萍.
来自草原深处的博爱与情殇——读张承志的《黑骏马》有感[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13-14.
被引量:1
8
姜媛.
张承志《黑骏马》:从小说到影片的叙事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7):51-51.
9
邹本忠.
黑骏马(外三首)[J]
.雪花,2014,0(5):63-63.
10
靳小强.
张承志《黑骏马》的结构分析[J]
.文学教育,2011(7):52-53.
民族文学研究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