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自由谈》
200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Literature Talks
同被引文献40
-
1刘明华.吴宓教育年谱[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9,12(4):65-69. 被引量:4
-
2王蒙.《红楼梦》中的政治[J].文学自由谈,2005(1):131-140. 被引量:5
-
3吴须曼.先兄吴宓演讲《红楼梦》[J].纵横,2005(12):62-62. 被引量:2
-
4沈治钧.对余英时一封信函的另类解读[J].红楼梦学刊,2007(2):94-130. 被引量:2
-
5吴须曼.《回忆先兄吴宓教授》.此文收入《泾阳文史资料》第6辑《吴宓专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泾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印行.1990年.
-
6吴宓.红楼梦之文学价值[J].成都:流星月刊,1945,.
-
7吴宓.《红楼梦之文学价值》,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第1064页至10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
8吴宓.贾宝玉之性格[J].成都:流星月刊,1945,1(2).
-
9吴宓.《贾宝玉之性格》.引文见《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第1077页至1079页.
-
10吴宓.王熙凤之性格[J].成都:流星月刊,1945,1(3).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杜志军.新时期红学三十年:1978—2008[J].红楼梦学刊,2009(2):1-36. 被引量:3
-
2沈治钧.平生爱读《石头记》——吴宓恋石情结摭谭[J].红楼梦学刊,2010(2):6-42. 被引量:8
-
3刘浩,马晴.新见吴宓西北大学红学演讲记录稿三篇[J].红楼梦学刊,2014(2):84-97. 被引量:3
-
4廖太燕.吴宓“红学”研究资料补述[J].红楼梦学刊,2014(6):144-152. 被引量:2
-
5肖太云.《吴宓日记续编》中的“茅盾”[J].文艺争鸣,2014(10):91-95. 被引量:3
-
6苏琴琴.中西比较视野下的《红楼梦》悲剧解读——论现代学者对《红楼梦》之悲剧价值的世界经典定位[J].红楼梦学刊,2015(5):40-59.
-
7杜志军.红学专题史编撰刍议[J].中国文化研究,2016(1):125-132. 被引量:1
-
8马红军.吴宓留美期间译介《红楼梦》考述[J].红楼梦学刊,2017(1):277-291. 被引量:4
-
9肖太云.吴宓书话:“读书”曰“治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2):34-40. 被引量:1
-
10傅宏星.吴宓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的初步考察[J].近代史学刊,2015(2):189-205. 被引量:1
-
1管卫中.一篇读罢头飞雪——品读杜甫苦难的一生[J].天津文学,2009,0(4):69-83.
-
2陈福季.梁漱溟的“尊孔”立场[J].咬文嚼字,2013(7):42-43.
-
3小葛.我们去实习(散文诗)[J].职业教育研究,1995(2):32-32.
-
4张同胜.论《醒世姻缘传》中的“诙谐”[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1):22-25. 被引量:1
-
5程乃珊.都会夜的马蹄声[J].上海文学,2002(3):54-63.
-
6庞清明.平衡(外二首)[J].星星,2014,0(1):55-57.
-
7解正中.我看《驳“不奴隶,毋宁死”》[J].文学自由谈,2005(4):152-153.
-
8朱小蔓.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视野与具体研究方法[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6(1):45-48. 被引量:11
-
9刘香.青岛四年对梁实秋的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67-70. 被引量:1
-
10严先元.人际关系系统与道德教育[J].道德与文明,1989(4):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