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主体性精神与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9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2005年第5期32-34,共3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1
-
1柳延延.大学生活的任务:学会思考,精神成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1):120-125. 被引量:8
-
2桑标,程渊.试论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27-31. 被引量:16
-
3王雪生,周立群,汤文颖.谈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77-80. 被引量:9
-
4宋毳.漫谈创新教育和教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4(11):15-15. 被引量:1
-
5孙明,朱洵.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84-87. 被引量:41
-
6束荣新,鲁武霞.我院学生“三自能力”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5(3):143-143. 被引量:3
-
7周建锋.加强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46-47. 被引量:13
-
8卢斌,李玉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及其能力培养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76-77. 被引量:9
-
9曹清燕,陈纪松.自我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着力点[J].前沿,2005(11):91-93. 被引量:4
-
10张文军.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9):43-4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9
-
1谭吉华,张晓敏.浅析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57-60. 被引量:3
-
2王海霞.试论当代中学生德性发展中的自我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4):61-63. 被引量:2
-
3黄鹏红.论大学生道德主体能力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3):89-91. 被引量:1
-
4王长有.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B06):117-120.
-
5银花.浅谈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1):71-72. 被引量:4
-
6王苗苗.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30(10):48-48. 被引量:1
-
7石成田.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加强自我教育[J].吉林教育(教研),2010(6):125-125.
-
8雷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1(12):90-91. 被引量:1
-
9杨琴.“化”育美德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25):18-19.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张维佳,林江,姜林林,郭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实践中的具体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
-
2陈辉.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创新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58-59. 被引量:2
-
3温波,浦玉忠.“跟进式教育”与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J].江苏高教,2010(4):109-111. 被引量:5
-
4谭吉华,唐顺利.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2(5):85-89. 被引量:5
-
5郭微微,赵骥飞.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2015(50):228-229. 被引量:1
-
6陆岩,邱梅.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3):116-119. 被引量:6
-
7杨悦.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才智,2013(29):197-199. 被引量:2
-
8夏雨朦,樊远兵.积极教育在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以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200-201.
-
9钱利安,黄喆,刘兆阳.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逻辑分析[J].青少年体育,2021(1):26-27. 被引量:1
-
10万婕,顾启超,吴玮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育德路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7):46-47.
-
1何谯.因为爱 所以爱[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98-98.
-
2尚钢.正确认识校情 走适合本校实际的发展道路[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74-77.
-
3李上文.强化主体性精神 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5(21):57-58. 被引量:4
-
4陈春莲.论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道德人格的提升[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5):28-29. 被引量:4
-
5陈洁.现代中学德育主体性原则探究[J].科教文汇,2017(11):103-104. 被引量:1
-
6卢会志.论高校德育的主体性[J].煤炭高等教育,1996,14(2):48-49. 被引量:1
-
7陆晓萱.试论德育在教学生活中的有效性[J].学子(理论版),2015,0(7):21-21.
-
8楼晓明.有意有序有机——从传统美德教育谈学生的德育自律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01Z):72-72.
-
9沈华芬.改变数学教学策略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13(4):63-64.
-
10李国,费文晓.从科学精神教育中发掘高校学风建设的原动力[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5):136-13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