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义:从祛魅到审美——扎西达娃小说论
被引量:3
出处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4,共4页
共引文献32
-
1任金刚.扎西达娃的文化认同及其魔幻风格的发生[J].阿来研究,2024(1):228-236.
-
2李美萍.《西藏文学》的文化人类学想象——一本杂志的文化研究[J].西藏文学,2012(2):107-112. 被引量:1
-
3普布昌居.让爱照亮生命——次仁罗布2009年作品研读[J].西藏文学,2011(1):21-26. 被引量:2
-
4杨玉梅.文学现代性和西藏魔幻寓意的探求——扎西达娃的文学求索[J].西藏文学,2009,0(5):153-167. 被引量:2
-
5杨红.西藏新小说之于寻根文学思潮的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41-144. 被引量:2
-
6曹霞.现代性进程中的民族悲歌——论阿来的《空山》[J].艺术广角,2009(2):60-64. 被引量:4
-
7刘俐俐.汉语写作如何造就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以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J].学术研究,2009(4):134-141. 被引量:13
-
8刘俐俐.“美人之美”:多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5):44-52. 被引量:6
-
9胡沛萍,于宏.绽放的唯美之花——1980年代西藏汉语小说创作的艺术追求[J].民族文学研究,2011,29(1):144-150.
-
10普布昌居.让爱照亮生命——对藏族作家次仁罗布2009年作品的研读[J].西藏研究,2010(6):71-7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0
-
1朱霞.当代藏族文学的文化诠释[J].民族文学研究,1999,17(4):64-69. 被引量:7
-
2寇才军.由扎西达娃和阿来的创作看当今藏族作家文学的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3):8-11. 被引量:12
-
3才旦.论西藏神秘在藏族文学创作中的表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4):157-160. 被引量:2
-
4刘力,姚新勇.宗教、文化与人——扎西达娃、阿来、范稳小说中的藏传佛教[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88-94. 被引量:10
-
5邹旭林.在隐喻世界里诗意地栖居——论当代藏族汉语诗歌的审美属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3):83-87. 被引量:6
-
6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
7张晓明.藏族当代文学的奇葩-试论长篇小说《幸存的人》的民族特色[G]//西藏文艺评论选.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
8王绯.《魔幻与荒诞:攥在扎西迭娃手心儿里的西藏》--《西藏,隐秘岁月》跋,扎西达娃.《西藏,隐约岁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
9扎西迭娃.《骚动的香巴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
10丁由,译,[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4月版.
-
1于宏.从现实到魔幻——论扎西达娃小说风格的流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3):74-76.
-
2王泉.扎西达娃小说中的魔幻西藏[J].写作,2014(4):25-28.
-
3孙旭.扎西达娃小说《没有星光的夜》文化意蕴探微[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6):44-46.
-
4黄沙.午后[J].参花(下),2016,0(7):83-83.
-
5白靖利.“莫言热”能否开启公众的阅读之门[J].当代贵州,2012(31):9-9.
-
6雷小禅,于秀琴.爱情就是吃饭[J].八小时以外,2006(4):31-31.
-
7文华.我们的心是一轮太阳[J].兵团工运,2014(3):48-48.
-
8孔令娜.徐志摩——被误读的偶像[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1):59-61.
-
9乔小乔.寻访何家冲[J].人生与伴侣(极品),2015,0(12):40-41.
-
10杨世波.闰土——一点希望[J].满分阅读(初中版),2009(1):2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