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不仅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巨大物质成果,还不能不忍受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自然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苦难。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确定社会发展主体与目的。
作者
乌日陶克套胡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5年第2期17-19,27,共4页
关键词
自然环境保护
社会发展
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
环境恶化
世界范围
发展主体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彭福扬,黄剑.
从社会发展观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
.科学学研究,2003,21(3):321-324.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Klein, Kleina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 structural consideration [ J ] .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2002,27(1) :28 - 52.
共引文献
25
1
刘芳芳,刘林霞.
生态化技术创新:西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
.中国西部科技,2007,6(16):61-62.
2
朱旭宁.
技术创新观生态化的人文思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S1):13-16.
3
顾丽,彭福扬.
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观[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1):9-11.
被引量:18
4
詹湘东.
技术创新生态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新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70-72.
被引量:3
5
毛洪建,彭福扬.
技术创新生态化——人类文明转型之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2):179-181.
被引量:7
6
彭福扬,刘小华.
传统技术创新的困境及其出路[J]
.中国发展,2004,4(4):39-44.
被引量:4
7
顾丽.
技术创新生态化:企业实现社会责任价值的有效途径[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54-56.
被引量:1
8
徐群,高月娜.
基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企业和谐发展[J]
.当代经济,2007,24(06X):52-53.
9
王崇梅,毛荐其.
论工业园区产业链生态化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8):64-66.
被引量:2
10
诸葛剑平.
科技创新生态化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5):66-6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3
1
赵杰.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探讨[J]
.科技风,2009(20).
被引量:2
2
李妙然,王晓民.
WTO与我国环境保护制度[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5):31-33.
被引量:1
3
向佐群.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初探[J]
.行政论坛,2004,11(6):76-77.
被引量:2
4
林世选.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基础[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0):65-67.
被引量:9
5
陈景.
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新西部(理论版),2006(12X):67-67.
被引量:9
6
岳璐.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J]
.发展,2007(6):43-43.
被引量:5
7
陈国娇.
对立统一中的辩证:环保与经济的和谐与双赢[J]
.科教文汇,2008(23):215-216.
被引量:2
8
张俊.
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
.法制与经济,2008,17(18):108-109.
被引量:1
9
苏日娅,韩浩.
浅谈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6):94-95.
被引量:6
10
冯刚.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8-53.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吕本贵,杨阳.
浅析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
.价值工程,2011,30(11):132-13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徐在林.
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中),2012(8):175-175.
2
李日曼,甘永萍.
河源市万绿湖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2):94-100.
被引量:7
3
李慧敏,张莹,胡尧.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J]
.乡村科技,2021,12(23):35-38.
1
戴均良.
发展生态文明大都市区[J]
.瞭望,2008(4):64-64.
2
郝举.
我国西部开发中自然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的思考[J]
.资源.产业,2002,4(6):126-127.
3
钢花.
劳动者是内蒙古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J]
.全国商情,2009(8):120-121.
4
卢蔡.
打造京津冀城市群[J]
.决策与信息,2016(10):71-77.
5
艾良友,郗永勤.
探索绿色发展的企业转型之路[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7,10(1):8-10.
被引量:1
6
王盛开 ,程宏燕 .
云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
.集团经济研究,2005(12S):85-86.
7
马伯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消费发展方式[J]
.消费经济,2010,26(6):10-11.
被引量:2
8
陈晶,朱天星,杨凌.
辽宁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13-215.
被引量:3
9
黄中.
论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
.社会工作,1998(4):22-24.
10
杨子勇.
浅析如何加强石嘴山市生态环境保护[J]
.科技与生活,2010(16):209-209.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