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曹禺剧作七十年解读的困惑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曹禺之所以在三十岁之前就能创作出以《雷雨》为代表的四部杰作,正缘于他审美判断的纯粹性,即他完全没有“善的表象”或“目的的表象”意识,更没有要借剧作来达到“匡正、讽刺或攻击”某个确定的目的的意识。他是极其纯粹地进入无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审美世界的。曹禺的悲剧性在于,他中晚年后虽一再反省批判艺术与“合槽”的狭窄性,可他业已形成的惯性思维又使他下意识地去迎合让他去“合槽”的创作指令,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花极大的气力试图去完成年轻时没有“很好”完成的“合槽”之作,以至于一再让那些给他发出指令的人也对他创作的拘束、甚至没有了天才的艺术灵性而深感失望。
作者 邹元江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7,共14页 Theatre Ar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0

  • 1曹禺.(雷雨)序[A]..雷雨[M].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
  • 2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A].张有煌编.曹禺论创作[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 3曹禺.(雷雨)英译本序[A]..迎春集[M].北京出版社,1958..
  • 4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J].剧本,1982,10.
  • 5欧阳予倩.导演者的话[J].<日出>演出特刊,.
  • 6立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编.周恩来论文艺[C].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 7万家宝.(杂感)序[J].南中周刊,1942,(20).
  • 8[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80.
  • 9[德]席勒 张玉能译.席勒散文选[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 10崔国良编.曹禺早期改译剧本及创作[C].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56

同被引文献59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