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棉花洞A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利用研究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利用一时隐性核基因抑制不育性状的不育材料培育雄性不育两用系。结果表明,这种不育材料的特点是:单株不育度达100%,群体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测交F1全可育且为选育强优势组合提供了方便。采用一系两用法配制杂种,繁殖不育系应用于大面积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作者
卢云清
王斌
任胜茂
何一
机构地区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8-9,共2页
China Cotton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三系配套
分类号
S562.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65
1
牟方生,毛正轩,龚一耘,张超,扬泽湖.
棉花抗虫核不育系GA18的杂优利用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
被引量:7
2
杨芳荃,李育强,张志刚.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
.湖南农业科学,2004(4):6-8.
被引量:13
3
张香桂,荻佳春,钱大顺,陈旭舟.
对高活力杂交棉种子生产技术的探讨[J]
.种子世界,2000(7):28-29.
被引量:6
4
杨业华,刘海燕,吴征彬,金瓯,王学奎.
棉花转Rol基因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J]
.中国棉花,2005,32(2):17-17.
被引量:1
5
唐海明,余筱南.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的研究[J]
.中国棉花,2005,32(2):18-19.
被引量:8
6
纪玉忠,王郁铨,李召虎.
食荚豌豆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5,20(1):63-66.
被引量:1
7
李剑峰.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J]
.江西棉花,2005,27(1):3-7.
被引量:10
8
冯义军,张天真,潘家驹.
哈克尼西棉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一代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3,19(1):17-22.
被引量:16
9
刘金兰,聂以春,黄观武,孙贞,毛正轩.
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M_B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育性变化研究[J]
.棉花学报,1994,6(1):16-22.
被引量:10
10
刘金兰,聂以春,黄观武,孙贞,毛正轩.
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材料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J]
.棉花学报,1994,6(2):70-7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2
1
唐海明,余筱南.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J]
.江西棉花,2004,26(4):3-8.
被引量:4
2
王郁铨,纪玉忠,李召虎.
食荚豌豆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93002AB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2005,20(5):47-49.
被引量:1
3
王国英,郭小平,张献龙.
4个陆地棉雄性核不育系育性稳定性观察[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351-354.
被引量:5
4
蓝家样,詹先进,张兴中,胡志刚,陈全求.
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培育与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152-156.
被引量:10
5
王斌.
棉花核雄性不育种质洞A的特性及利用[J]
.作物品种资源,1997(2):29-30.
被引量:6
6
谢宗铭,宿俊吉,董永梅.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7615-7617.
被引量:13
7
张超,毛正轩,牟方生,杨泽湖,龚一耘,戢沛诚.
抗虫杂交棉川杂棉17号的农艺性状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329-1331.
被引量:2
8
张香桂,倪万潮,林家彬,沈新莲,徐鹏,徐英俊.
棉花简化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采粉和授粉技术的改进[J]
.中国棉花,2011,38(2):16-18.
被引量:1
9
邵圣才,文彬,顾相蕊.
棉花光敏雄性核不育两用系研究与利用[J]
.棉花科学,2012,34(1):14-16.
被引量:5
10
邵圣才,刘辉.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与利用[J]
.中国棉花,2000,27(12):18-20.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唐海明,余筱南.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J]
.江西棉花,2004,26(4):3-8.
被引量:4
2
夏松波,别墅,张教海,王孝纲.
杂交棉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1):107-111.
被引量:1
3
吕有军,付亮,王彩霞,张爱芹.
国内棉花雄性不育性研究现状、问题、对策[J]
.种子,2005,24(1):44-49.
被引量:11
4
刘爱玉,陈金湘,李瑞莲,余筱南.
棉花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J]
.中国棉花,2005,32(3):5-9.
被引量:12
5
唐海明,余筱南,陈金湘,刘爱玉,李瑞莲,朱四元,徐一兰.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的利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5):488-491.
被引量:6
6
唐海明,余筱南,陈金湘,李瑞莲,刘爱玉.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的研究与利用[J]
.棉花学报,2006,18(4):204-208.
被引量:4
7
马小定,邢朝柱.
棉花雄性不育研究和应用进展[J]
.棉花学报,2006,18(5):309-314.
被引量:21
8
刘少卿,余筱南.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
.作物研究,2006,20(5):435-438.
9
张志刚,周世象,李育强,李建彬,梅正鼎,杨春安.
湖南棉花不育系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J]
.湖南农业科学,2007(1):19-21.
被引量:2
10
郝天峰,何觉民,郭宗学,何仪.
棉花核不育系抗A_1育性转换不育株育性变化与温度的关系[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3):13-15.
被引量:2
1
马惠应,彭家成,汪华春,黄书伟,张庆虎.
棉花单隐性核不育两用系镜检观察与选育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2926-2928.
2
黄北阳.
1994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J]
.中国科技奖励,1995,3(1):44-47.
中国棉花
199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