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海省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现状研究
On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 Pursuit in Qinghai Provin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高校大学生道德取向的调查,了解并分析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对做好青海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适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举措。
作者
刘军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系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142-145,共4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取向
德育
去道德化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文辅相.
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27-30.
被引量:119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建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33(1):73-82.
被引量:4
2
文辅相.
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6):12-16.
被引量:178
3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
-.高等工程教育第四次专题会会议纪要[M].,1986..
5
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
文辅相.
东西方大学文化教育削弱的共同趋势及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1992,13(4):27-3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18
1
朱俊华,杨锐.
革命抑或改良?——创业型大学对高等教育传统功能和理念的继承与发扬[J]
.大学与学科,2021(2):30-43.
被引量:3
2
王瑞.
浅议全人教育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新商务周刊,2019,0(13):45-45.
3
陈得媛.
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图书馆的角色转换和功能拓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S1):22-24.
被引量:5
4
李晓珍,王映龙,颜玄洲.
高校教学质量研究的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z1):79-80.
5
曾华.
论大学的教育主体与主体教育[J]
.文教资料,2008(2):160-162.
被引量:1
6
吴刚.
高校实施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07,5(10):141-141.
被引量:3
7
李昕.
公安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1):52-54.
8
李春戬.
论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的素质构成[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15(4):22-24.
被引量:2
9
刘宝存.
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9):17-22.
被引量:187
10
袁广林,张瑜.
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偏失及矫治[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5):31-33.
被引量:1
<
1
2
3
4
5
…
12
>
1
马冰.
“去道德化教育”规避及其良性实现探析[J]
.民营科技,2008(7):94-94.
被引量:1
2
吴锋.
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价值教育[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5(6):69-71.
3
兰刚.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表层结构研究[J]
.重庆师专学报,1996(4):53-57.
4
杨惠芝.
谈德育教师的人格修养[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1997,24(3):21-23.
5
郭金玲.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3(2):44-45.
6
王宇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23(3):33-34.
被引量:3
7
赵广高.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中国经贸,2012(16):142-142.
8
瞿卫星.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再思考[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9):18-19.
被引量:1
9
王璐婵,郑雨.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研究[J]
.企业导报,2016(1):190-190.
被引量:4
10
卢新文.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6):113-115.
被引量:9
<
1
2
>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杨文华
黄海
孙冕
胡见前
徐文
魏雷东
王云强
王继辉
李东霞
相关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燕山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相关主题
大学生道德
德育
大学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