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对婴幼儿哭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婴幼儿,特别是从出生到1周岁的婴儿,因其尚未能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所以啼哭就成为他们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主要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掌握和识别孩子的不同哭声,对有效护理患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通常把婴幼儿哭闹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新生儿的生理性啼哭表现为:因饥饿、口渴、便尿感,以及外界的不良刺激,如过冷、过热、尿布潮湿、衣服过紧、蚊虫叮咬等引起的啼哭,此时的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正常。若哭时高时低者,常为要挟性哭喊;非疾病所制的啼哭时间多短暂,祛除致哭原因后啼哭即止。现主要谈谈孩子的病理性啼哭:即一般哭声不连贯,突然而激烈,多为阵发性,可有尖叫或不停地叫,伴有极度不安,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四肢凉,甚至大汗淋漓。现将本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婴幼儿的病理性啼哭介绍如下。
作者 洪华
出处 《吉林医学信息》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Jilin Medical Informa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