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找西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确保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民族地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者
马志荣
机构地区
湛江海洋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开发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74-76,共3页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协调发展
路径选择
分类号
F127.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3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1
王兰军.
试论统筹区域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13-16.
被引量:1
2
王梦奎.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
.管理世界,2004,20(4):1-8.
被引量:111
3
国家统计局.2003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
陆大道.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3,165,167,168.
5
中国民族年鉴编委.中国民族年鉴2003[M].北京:中国民族年鉴编辑部,.141-142.
6
胡鞍钢.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7
张伟.
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冯之浚教授访谈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2):51-54.
被引量:7
8
康贞花,金瑛.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的法律思考[J]
.当代法学,2003,17(11):83-85.
被引量:1
9
温军.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1949~2002年)(下)[J]
.开发研究,2004(4):19-23.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施本植.
轨迹与走向: 我国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探析[J]
.云南学术探索,1997(4):31-36.
被引量:7
2
张天路.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及其转变[J]
.人口与经济,1989(5):27-31.
被引量:6
3
刘敏.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J]
.社会学研究,1994(1):30-34.
被引量:9
4
张定龙.
加强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关于民族地区扶贫任务、途径和政策的思考[J]
.中国民族,1994(2):16-19.
被引量:1
5
常纪文.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1):23-29.
被引量:6
6
张克武.
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理论与政策概观[J]
.甘肃社会科学,1993(5):92-95.
被引量:2
7
民族地区特殊政策调研组.
云南民族地区特殊政策演变情况综述(下)[J]
.民族工作,1997(8):35-37.
被引量:5
8
民族地区特殊政策调研组.
云南民族地区特殊政策演变情况综述(中)[J]
.民族工作,1997(7):10-17.
被引量:5
9
周珂.
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4(6):101-108.
被引量:46
10
欧阳晓安.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缺陷与完善初探[J]
.环境与开发,2001,16(1):38-39.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83
1
赵榕.
少数民族地区税收的经济职能分析——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1):82-83.
2
陈宝兰.
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13-15.
被引量:3
3
王余丁,刘艳菊,宗义湘,杨泽源.
唐山市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1(S1):136-143.
被引量:2
4
赵茂林.
统筹区域发展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22(4):3-8.
5
汪泽青,赵晓南.
中国西部城市化的状况、制约因素和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0):100-102.
被引量:3
6
崔大树,张国平.
我国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结构和模式[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6):8-12.
被引量:8
7
刘健,李国平.
统筹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
.南京社会科学,2005(1):6-11.
被引量:11
8
刘健,程瑞.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四维视阈[J]
.当代财经,2005(2):97-100.
被引量:7
9
魏晓.
论中部地区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功能[J]
.人文地理,2005,20(1):126-128.
被引量:8
10
李波.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171-174.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59
1
王西琴,邢思齐,张远,张兵.
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
.生态经济,2009,25(2):45-49.
被引量:30
2
朱奕霖.
浙南畲族山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协调的实现途径[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1):164-166.
被引量:1
3
张小兵,张元生,王广玲.
立足改革开放,加快沿边经济开放带的发展[J]
.北方经济(内蒙),1993,0(1):40-43.
被引量:1
4
王晔,张慧芳.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J]
.生产力研究,2005(1):22-24.
被引量:4
5
NIZhongxin,FEIHeliang.
MOMENT-METHOD ESTIMATION BASED ON CENSORED SAMPLE[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2005,18(2):254-264.
被引量:4
6
杨怀.
积极构建内蒙古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J]
.内蒙古统计,2012(4):10-11.
被引量:2
7
晏玲菊.
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分析[J]
.商业时代,2006(30):35-36.
被引量:3
8
刘晶,敖浩翔,张明举.
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2):147-151.
被引量:25
9
孔繁德,王连龙,谭海霞,赵忠宝.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述评[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1-5.
被引量:5
10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1.
引证文献
5
1
周健,白科,王营营.
基于组合赋权的农业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4):60-68.
被引量:1
2
周书祥,李光郑.
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1):24-27.
被引量:2
3
高润喜.
内蒙古沿边经济发展道路研究——以呼伦贝尔市沿边经济带为例分析[J]
.前沿,2013(11):81-85.
被引量:6
4
肖红波,康敏.
从和谐发展角度透视甘孜藏区资源开发[J]
.经济研究导刊,2015(27):38-40.
5
王维,于洁.
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机理及其时空格局[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5):73-8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刘剋,熊文.
广西经济增长与环境脆弱的因果特征分析[J]
.特区经济,2010(5):210-211.
被引量:1
2
毛伟华.
促进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路径分析[J]
.前沿,2014(23):102-104.
被引量:2
3
魏婉滢,李红星.
关于东北地区沿边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
.商业经济,2015(12):1-2.
4
王昕兵.
品牌建设与内蒙古经济的互动作用[J]
.新经济,2016(27):1-1.
5
刘小敏.
北京市人资环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8):146-147.
被引量:1
6
尹秀英,邱玉臣.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县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25(2):81-86.
被引量:1
7
李启华,周丽荣.
“一带一路”背景下呼伦贝尔对俄开放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1):18-22.
8
吕兵,王大力,吴映梅.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20(4):98-108.
被引量:2
9
唐珊.
长江经济带生态-经济-社会-开放-创新综合发展水平的测算及评价[J]
.决策咨询,2020(3):51-56.
10
关伟,郭岫垚,许淑婷.
辽宁省碳排放量及其效率时空差异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5):66-73.
被引量:7
1
陈庆修.
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J]
.中国集体经济,2004(7):19-22.
2
周友丰,蔡进军,宋群英.
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
.政策,2006(12):14-15.
3
周永亮.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
.新湘评论,1996,0(Z1):17-18.
4
熊国和.
浙江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
.浙江工商,2001(2):17-19.
5
孙尚清.
发展观的演进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J]
.管理世界,1996,12(3):1-4.
被引量:2
6
高太忠,甄桂英,李秀荣,黄群贤.
石家庄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5):167-171.
被引量:1
7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
.理论与当代,2005(9):1-1.
8
葛守昆.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群众,2010(11):20-21.
9
吉扬文,梁振才,孔峻岩.
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2):49-52.
10
包毅.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从经济学的视野解读[J]
.中国发展,2006,6(1):12-15.
开发研究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