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0
-
1赵晓兰.“无条件投降”新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1):58-62. 被引量:2
-
2陈正飞.关于日本“无条件”投降[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8(4):60-72. 被引量:5
-
3徐康明.罗斯福与无条件投降政策[J].思想战线,1984,10(4):56-62. 被引量:3
-
4高建国.論罗斯福的无条件投降原則[J].齐鲁学刊,1982(2):57-62. 被引量:2
-
5丁忠林.日本战时内阁接受无条件投降时的和战之争[J].历史教学问题,1986(2):25-27. 被引量:3
-
6倪学德.二战时期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条款的制定和实施[J].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9):95-98. 被引量:2
-
7黄革新.对苏外交失败与日本无条件投降[J].日本研究,1996(1):52-56. 被引量:2
-
8路一.50年前的一篇日记:日本无条件投降了[J].长城,1995,0(5):118-119. 被引量:1
-
9翁树杰.“太阳神国”的落日(续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后纪实[J].福建党史月刊,1995,0(4):20-23. 被引量:1
-
10翁树杰.“太阳神国”的落日(续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后纪实[J].福建党史月刊,1995,0(2):24-28. 被引量:1
-
1李成健.日本教科书事件[J].历史学习,2001(6):4-4.
-
2石源华.日本右翼执意翻案将危及日本和东亚前途——日本教科书事件析[J].当代韩国,2001(3):50-51.
-
3彭玉龙.教科书事件——日本右翼冥顽不化[J].世界知识,2001(11):22-25.
-
4孙焕英.日本右翼猖獗 中国需要反思[J].政府法制,2005(15):16-16.
-
5李.“斯大林模式”是导致社会主义在苏东失败的总根源[J].资料通讯,2001(10):26-27.
-
6王毅莉.代表建议答复应该“亮”出来[J].人大研究,2013(2):45-45.
-
7许博渊.老龄社会的不和谐音[J].东北之窗,2006(21):21-22.
-
8纪绎.不作为 是沉重的不和谐音[J].党建文汇(上半月),2005(5):43-43.
-
9傅琦琨.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J].湖湘论坛,2001,14(5):54-55.
-
10葛旸.浅析“中国威胁”论[J].国际政治研究,1994,15(3):6-1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