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独特”的背后:非正统的现代杂家——关于李劼人思想建构特点的一种解析
被引量:
4
Analysis of Li Jieren'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Featur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劼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中不拘于传统的方志特色的形成,根源就是其非传统的“杂家”思想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视野和杂取互融的倾向。其思想建构上的现代杂家特点促使其开创了现代历史小说的新形式,在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史上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作者
冯勤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李劼人
独特风格
思想建构特点
杂家
非正统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9
1
李劼.谈创作经验[A]..李劼人选集:第五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2
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A]..李劼人选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3
李劼人.法兰西自然主义以后的小说及其作品[A]..李劼人选集:第五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4
马识途.应该好好研究李劼人[A]..李劼人研究[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5
.辞海(中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6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8
老舍.读与写[A]..老舍研究资料[Z].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
9
许志英.从现代小说的风俗画谈起[A]..五四文学精神[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12
1
安正发.
《诗》“泾以渭浊”考辨[J]
.固原师专学报,2006,27(1):40-42.
2
芦文慧.
论高校危机管理[J]
.教育探索,2006(11):35-37.
被引量:33
3
张瑞英.
四川现代乡土小说的巴蜀文化渊源[J]
.北方论丛,2007(2):40-44.
被引量:2
4
丁帆,李兴阳.
历史的微澜荡漾在现代转折点上——李劼人《死水微澜》论析[J]
.天府新论,2007(3):136-140.
被引量:13
5
苟德仪.
“海关道”内涵考释[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66-69.
被引量:1
6
冯光廉.
鲁迅研究若干问题之我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1):63-69.
被引量:3
7
刘海洲.
论李劼人历史小说的现代追求[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84-88.
8
王菱.
李劼人的文体意识与文化自觉[J]
.中华文化论坛,2010(3):137-141.
被引量:1
9
林泉.
《死水微澜》部分四川方言词语考释[J]
.中华文化论坛,2013(6):47-51.
被引量:3
10
张正石.
浅析动词"来"的方向在话语中的变化[J]
.北方论丛,2003(2):93-9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7
1
李直飞.
龙门阵里面的“死水微澜”——《死水微澜》中龙门阵文化的探析[J]
.当代文坛,2011(S1):58-61.
被引量:2
2
潘颂德.
试论鲁迅杂文的体式[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7(1):80-87.
被引量:3
3
邓经武.
论李劼人创作的巴蜀文化因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4):128-133.
被引量:14
4
刘再复.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9(8):6-28.
被引量:47
5
权绘锦.
李劼人历史小说中的传统审美因素[J]
.理论与创作,2004(5):106-110.
被引量:2
6
张建锋.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四川文学[J]
.成都师专学报,2002,21(1):52-57.
被引量:2
7
郜元宝.
影响与偏离——略谈《死水微澜》与《包法利夫人》及其他[J]
.中国比较文学,2005(1):63-71.
被引量:12
8
雷兵.
“改行的作家”:市长李劼人角色认同的困窘(1950—1962)[J]
.历史研究,2005(1):20-33.
被引量:5
9
杨义.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J]
.文学评论,2006(5):5-25.
被引量:16
10
丁帆,李兴阳.
历史的微澜荡漾在现代转折点上——李劼人《死水微澜》论析[J]
.天府新论,2007(3):136-140.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
1
赵献涛.
鲁迅的杂文与杂学[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14-17.
被引量:3
2
李先宇.
李劼人小说研究综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9-22.
被引量:1
3
白浩.
“然而,事情却有点奇怪”——李劼人小说的市民文化精神与接受之谜[J]
.当代文坛,2011(5):40-44.
被引量:3
4
任红霞.
从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看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9):188-18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袁莉.
“包法利”三部翻译文本——译者主体性研究[J]
.跨文化对话,2018,0(1):111-131.
2
纪进凤,N.尼古拉.罗维奇.
论积极而灵活的思维方式的培养[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4):130-131.
3
赵湘.
翻译与杂学[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125-128.
被引量:2
4
熊飞宇.
郑宾于(孝观)与鲁迅的文字交考察[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77-83.
5
陈俊宏,于敏章.
李劼人小说的空间场域及其权力表征[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1-5.
6
袁红涛.
绅界变迁与四川近代“社会”的兴起--重读李劼人“大河小说”的一种视野[J]
.社会科学,2022(11):90-101.
7
蒋林欣,张叹凤.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英语世界的李劼人研究成果与现象[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3):120-139.
被引量:2
1
张金梅.
王逸“依经立义”思想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1):73-79.
被引量:1
2
罗伟文.
李长之构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略及启示[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4):77-83.
3
王升.
以开阔的视野看中国学派[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5(5):73-74.
4
王昕.
金人赵秉文拟作论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73-78.
被引量:3
5
席玮.
被架空的“民间”——朝、韩电影《春香传》叙事视点的再审视[J]
.电影文学,2009(1):89-89.
被引量:1
6
赵庆慧.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风格[J]
.长城,2014,0(04X):105-106.
7
李洪华.
论上海现代派前期杂志的开放视野与先锋精神[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7):220-224.
8
叶志衡.
宋人对屈原的接受[J]
.社会科学战线,2007(2):272-275.
被引量:5
9
胡珺.
曹雪芹《红楼梦》创作中的绘画思想[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11Z):117-118.
10
谢冕,王利芬,孟繁华,陈顺馨,尹昌龙,尹国均,史成芳.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J]
.上海文学,1995,0(2):75-79.
被引量: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