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院制剂应用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探讨
被引量:1
出处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0-201,共2页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Research
参考文献4
-
1罗明生,高天惠.药剂敷料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27-329.
-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增补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Ⅺ:114-115.
-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58-162.
-
4张莉莉,何娅,陈妙英.人工肾透析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J].药学情报通讯,1989,7(3):24-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3
-
1付春华.卫生学检查中培养基的灵敏度[J].中成药,1995,17(10):14-15. 被引量:9
-
2陈晓平,王新财.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计数方法验证的解析[J].中国药业,2006,15(13):52-53. 被引量:3
-
3李佳宁.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的若干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007,16(9):35-36. 被引量:7
-
4郑洁平.基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现状及对策.中国药师,1998,12(4):237-238.
-
5罗远纯.对现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的几点看法及改进建议[J].中医药导报,2007,13(9):83-83. 被引量:2
-
6单亚,王世刚.对医院制剂规范中有关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修订建议[J].淮海医药,2007,25(6):573-574. 被引量:1
-
7朱会琴,李奋勇,李凯,王建宁,沈晓华.几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6):323-324. 被引量:4
-
8薛坤.我国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研究概况(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23(2):91-93. 被引量:10
-
9肖庆青.《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其方法学验证[J].江西化工,2008,24(2):65-66. 被引量:4
-
10杨静.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事,2008,22(12):1095-1096.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7
-
1李晓东,李娟,郭朝晖,姜华.几种医院外用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J].西部中医药,2012,25(2):25-27. 被引量:16
-
2沈萍.复方垂盆草降酶颗粒微生物限度控制方法探讨[J].江西医药,2013,48(11):1067-1069. 被引量:1
-
3王治国.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当代医学,2014,20(7):147-148. 被引量:12
-
4何进,任雪,曹家辅,安晔,刘瑞霞.水调散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验证[J].药学实践杂志,2014,32(4):282-283.
-
5卫斌颉.医疗改革对中医药剂科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66-167. 被引量:2
-
6王一帆,夏伟,贺娟,李春,陈婷.3种医院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J].云南化工,2022,49(12):56-58. 被引量:2
-
7王清泽.微生物检验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71):149-149. 被引量:2
-
1韩芳红.浅谈奥美拉唑的临床使用注意事项[J].中外医学研究,2011,9(7):116-117. 被引量:1
-
2李燕.加强药品供应管理,防范不正之风[J].中国药事,2006,20(10):606-607.
-
3张清奎.谈谈中国对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J].知识产权,2002,12(2):15-19. 被引量:7
-
4杜洪霞,周芳,任利君,李萍.浅谈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3):211-211. 被引量:6
-
5何洛.浅谈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J].成功,2009(3):173-174. 被引量:4
-
6龙进.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质量影响因素之探讨[J].广西医学,2002,24(7):1112-1113.
-
7吴娜,张玉凤,胡咏川.药品效期的有效管理[J].首都医药,2005,12(20):6-6. 被引量:1
-
8郑锡华,陈宇.药品质量监督抽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药事,2005,19(8):476-477. 被引量:3
-
9何关松.冠心病治疗中的中医药运用[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3):632-633.
-
10安金花.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感冒[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33-13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