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地区与东部信息差距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族地区的信息差距不仅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而且有着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上的原因。
作者
张翠华
机构地区
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
出处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Shang Dong Library Quarterly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信息产业
信息差距
数字鸿沟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黄少华,韩瑞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95-102.
被引量:10
2
张彬,康宝军.
民族地区信息化差距分析:现状、成因及对策[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4(5):125-12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孙健敏.数字鸿沟正成为中国第四大差别[EB/OL].http://www.fsonline.com.cn/it/news/200310280044.htm.,.
2
.海将用6年时间消除城乡间数字鸿沟[EB/OL].http://www.ccw.com.cn/htm/news1/dt/inland/02_7_17_8.asp.,.
3
王世焕.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正式启动[EB/OL].http://www.chinabyte.com/20030106/1647081.shtml.,.
4
杨昊.北京将在5年内投资300亿消除数字鸿沟[EB/OL].http://www.ccw.com.cn/htm/news1/dt/inland/02_4_28_10.asp.,.
5
A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
6
M.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0.6.91.478.
7
胡鞍钢 周绍杰.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EB/OL].http://www.gzii.gov.cn/middle2/jjrd/2002/04/41503.htm.,.
8
杨健.我国已有网站三十七万家,东西部数字鸿沟扩大[EB/OL].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30710/ class014800014/hwz977290.htm.,.
9
.关于数字鸿沟[EB/OL].http://www.ccw.com.cn/htm/center/shuzihonggou.asp.,.
10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A].鲍宗豪主编.数字化与人文精神[C].上海三联书店,2003.196.
共引文献
12
1
刘鼎盛.
中国信息化发展地区差距[J]
.情报杂志,2004,23(7):50-52.
被引量:5
2
王海明,任娟娟,黄少华.
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与网络认知的相关性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02-111.
被引量:22
3
汪明峰.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J]
.社会学研究,2005(6):112-135.
被引量:76
4
引导兴趣 叩开职业之门[J]
.计算机与网络,2006,32(6):35-35.
5
陈化育,李宗远.
青藏高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5):28-33.
被引量:2
6
叶艳鸣,刘金玲,金婷,谷曼.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分析[J]
.情报杂志,2007,26(4):92-93.
被引量:14
7
王修彦,王瑞涛.
网络政治参与视角下的虎照事件:一种网络社会学的论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5):31-32.
8
丁疆辉,刘卫东,吴建民.
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态势及其区域差异[J]
.经济地理,2010,30(10):1693-1699.
被引量:22
9
唐远雄.
网商群体发展区域失衡:现实原因与历史规律[J]
.甘肃社会科学,2015(4):15-19.
被引量:1
10
赵联飞.
中国大学生中的三道互联网鸿沟--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15(6):145-168.
被引量:53
同被引文献
13
1
李艾.
对信息共享问题的技术经济分析[J]
.技术经济,2005,24(2):20-22.
被引量:6
2
蒋晓丽,王积龙.
跨文明传播的不对称性[J]
.思想战线,2005,31(5):119-122.
被引量:8
3
吴梅兰,刘勤志.
关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J]
.情报杂志,2006,25(6):103-104.
被引量:30
4
唐昊.
从知识产权到知识霸权——知识产权过度扩张所导致的国际体系危机[J]
.广东社会科学,2006(5):89-94.
被引量:3
5
郑万青.
知识产权与信息自由权——一种全球治理的视角[J]
.知识产权,2006,16(5):20-25.
被引量:21
6
方卿.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的研究.情报学进展2000-2001年度评论(第四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7
黎倍.信息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8
曾国安.
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与经济后果[J]
.经济学动态,1999(11):58-60.
被引量:42
9
胡鞍钢,周绍杰.
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
.中国社会科学,2002(3):34-48.
被引量:281
10
陈远,陈洪梅.
信息交流的障碍分析[J]
.情报杂志,2003,22(10):2-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叶艳鸣,刘金玲,金婷,谷曼.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分析[J]
.情报杂志,2007,26(4):92-93.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许正良,王燕玲,魏文姝.
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中信息非对称问题的探讨[J]
.情报科学,2009,27(2):301-304.
被引量:5
2
苗培周,王晓燕,吕少博.
浅析“高招诈骗”现象——一种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释[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20-21.
被引量:1
3
石平,苏义,王红,胡容,施建辉.
非直属临床学院教学管理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及对策[J]
.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46-48.
被引量:1
4
贾振华.
基于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矛盾分析[J]
.晋图学刊,2009(2):1-4.
5
秦海燕.
整村推进中村民小组长行动逻辑的三维分析——以皖中X村为例[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2):16-21.
被引量:3
6
王军永,王素珍,陈和利,汪讯.
农村药品流通领域中的质量信息不对称与监管策略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8):588-590.
被引量:7
7
谯丹,王国蓉,杨青.
4.20芦山地震灾区居民对医疗需求的质性与量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816-2819.
8
孙婷,汪文新,夏挺松.
深圳市医护人员工作特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736-740.
被引量:1
9
胡丹荔,张象麟.
信息不对称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与对策[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5,34(10):744-748.
被引量:1
10
张元馨.
国际贸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6(12):5-6.
1
肖荣莲.
面向弱势群体的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路径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4,36(6):55-57.
被引量:3
2
薛燕,殷怀义.
试论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差距及其对策[J]
.科学管理研究,1991,9(5):55-58.
3
王东菊,赵凯威.
关于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消除信息贫困的思考[J]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4):42-44.
被引量:2
4
韩晓静.
我国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6):67-70.
被引量:8
5
张芳芳,姚高亢.
对我国地区信息差距的理性思考[J]
.情报杂志,2003,22(11):82-83.
被引量:2
6
刘灿姣.
我国东西部信息差距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17(4):83-89.
被引量:5
7
姚维保.
我国信息差距继续扩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情报科学,2005,23(12):1899-1902.
被引量:2
8
刘世大.
信息分化及调控措施[J]
.图书馆学研究,2004(3):6-8.
9
肖冬梅,吴秀文.
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距及发展趋势[J]
.图书馆论坛,2015,35(5):13-19.
被引量:6
10
李铁锤.
中部农民对新媒体的占有与认知情况调查——以江西农村为例[J]
.新闻知识,2009(2):52-53.
被引量:4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