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
被引量:7
An analysis on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its driv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
出处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2,共4页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同被引文献63
-
1何斌.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98-102. 被引量:24
-
2杨吉涛,刘云.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4,25(z1):50-54. 被引量:4
-
3王汉坡.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1997,15(4):6-9. 被引量:3
-
4范保群,张钢,许庆瑞.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科学管理研究,1996,14(1):1-6. 被引量:19
-
5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J].科研管理,1983,4(1):18-21. 被引量:26
-
6康荣平.技术转移的若干理论[J].科学学研究,1986,4(3):28-38. 被引量:10
-
7国内技术转移理论讨论综述——一场意义深远的讨论[J].科学管理研究,1985,3(4):63-67. 被引量:1
-
8杨怀让,胡逢吉.论加速技术转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4(1):38-43. 被引量:1
-
9康荣平,谢燮正,张毛弟.论技术的梯度转移——兼与“新技术革命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本对策”一文商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5(12):22-24. 被引量:4
-
10马连杰.论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1994(3):28-3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7
-
1王岩,孙文杰.我国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9):125-127.
-
2董君.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转移效应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6):63-66.
-
3于岩岩,蔺楠,赵筱媛.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封闭性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8):88-92.
-
4张阳,张晖,施国良.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J].科技与经济,2008,21(6):3-5. 被引量:3
-
5董雯雯.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特点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34-35. 被引量:2
-
6方炜,郑立明,王莉丽.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J].中国科技论坛,2019(4):17-27. 被引量:20
-
7徐瑞前.在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战略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商贸,2009,0(11S):176-177.
二级引证文献25
-
1LIU Chang.Research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nsfer to Vietnam under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Ecological Economy,2021,17(1):60-69.
-
2许烜.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经贸,2010(3):27-28.
-
3马敏象,余东波,尚晓慧.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开展技术转移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27(1):146-148.
-
4董鸣,王方,李华.技术转移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4,27(4):6-10. 被引量:1
-
5李凤姣.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效果的宏微观因素分析[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0(1):72-72.
-
6王世春.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33(7):6-8. 被引量:2
-
7胡传甲.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20,12(5):27-28. 被引量:4
-
8周阳,周冬梅,丁奕文,鲁若愚.军民融合技术转移的路径演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中物技术”2004—2017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20,32(6):323-336. 被引量:11
-
9桑玉成,邓峰.论科技体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21(5):13-21. 被引量:4
-
10夏天添,张振铎,万鹏宇.“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来自经验取样法的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9):105-112. 被引量:25
-
1黄顺武.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效应分析[J].投资研究,2004(4):27-30.
-
2周鹍鹏.我国就业状况及就业对策[J].北方经济(内蒙),2004(7):43-44.
-
3华克思.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刍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5(4):29-31. 被引量:1
-
4吴向阳,张耘,毕娟.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影响[J].经济界,2009(1):32-38.
-
5胡峰.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的原因、特点及利弊分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59.
-
6汪前元.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03(2):60-63. 被引量:6
-
7胡素华,张世英.企业集团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策略[J].甘肃科学学报,2002,14(1):96-100. 被引量:3
-
8张晖.区域知识管理视角下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活动[J].经济导刊,2010(2):40-41.
-
9聂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机制——以南京市为例[J].华商,2008(4):9-10.
-
10陈晋平.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12):34-3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