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理论及其生态思想分析
被引量:4
Analysis of New Urbanism Theory and Its Ecological Idea
出处
《南方建筑》
2005年第3期54-57,共4页
South Architecture
二级参考文献15
-
1John A.Dutton.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 P .
-
2John A.Dutton.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 P .
-
3John A.Dutton.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 P .
-
4John Dutton.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 . 2000
-
5Katz,P. 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 . 1994
-
6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 1961
-
7Edited by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onism.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 McGraw_Hill.P .
-
8Jacobu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 Cities. . 1961
-
9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 .
-
10John A Dutton.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 .
共引文献66
-
1郭秋华.城市的生态系统表征--生态系统概念特征对城市设计的新诠释[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z1):106-109.
-
2杨辉.低碳城市理念在小城市控规中的探索[J].建筑与文化,2014(2):52-55.
-
3母冠桦,刘苏蓉.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居住社区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2009,39(S1):26-29. 被引量:3
-
4要威,夏海山.新城市主义的住宅类型研究[J].建筑师,2003,0(3):28-33. 被引量:4
-
5许娜.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J].建筑创作,2004(8):28-31. 被引量:4
-
6朱娟.国内外“新城市主义”研究综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25(4):51-59. 被引量:2
-
7李峰,王晓健,杨曙霞.浅析“新都市主义”的规划思想[J].工业建筑,2005,35(1):96-97. 被引量:2
-
8盛鸣,顾朝林.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技术流程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5,29(2):46-51. 被引量:17
-
9盛鸣.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技术流程[J].城市问题,2005(1):6-10. 被引量:3
-
10郭锐,陆伟.新传统邻里思想对美国小城市规划的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69-7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3
-
1李鹏.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10-5116. 被引量:22
-
2徐淳厚,陈艳.国外著名CBD发展得失对北京的启示[J].北京社会科学,2005(3):17-23. 被引量:3
-
3陈跃中.大景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性框架探索[J].建筑学报,2005(8):36-40. 被引量:19
-
4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4):33-36. 被引量:104
-
5顾军,刘艳,焦民.上海外滩金融贸易区竞争力重现的规划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05(5):68-74. 被引量:9
-
6陈静,尹卫红,张景秋.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15-19. 被引量:22
-
7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2006(4):15-19. 被引量:85
-
8李强.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社区——美国社区规划模式变迁探究[J].世界建筑,2006(7):92-94. 被引量:55
-
9姚秀利,王红扬.新城市主义的逻辑结构与实践性[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2):83-88. 被引量:15
-
10张文忠.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J].地理科学,2007,27(1):17-23. 被引量:162
引证文献4
-
1鲍其隽,姜耀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混合使用与开发[J].城市问题,2007(9):52-56. 被引量:18
-
2刘泽煴,肖玲.新城市主义思想与广州城市建设实践[J].热带地理,2008,28(2):155-160.
-
3王思瑶,刘艳红,张丽宏.宜居社区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17,43(22):183-185. 被引量:4
-
4缪杨兵,杨奕人,李晓晖,彭荣熙.“多规合一”背景下城镇与农业空间布局多尺度协调的路径探索[J].小城镇建设,2022,40(9):5-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4
-
1李东明.从国际CBD的发展过程看大同市的城市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52-54. 被引量:1
-
2徐明前.大都市中央商务区建设的国际趋势与上海的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6):56-59. 被引量:2
-
3王雅洁,冯年华,史春云,张南.基于微观尺度的城市中心闲暇商业区的空间分异与功能组织[J].旅游论坛,2009,2(3):351-358.
-
4彭怡敏.场所营造的多样性研究——以混合用途为基础[J].华中建筑,2009,27(11):38-41. 被引量:6
-
5王敏,田银生,袁媛.基于“混合使用”理念的历史街区柔性复兴探讨[J].中国园林,2010,26(4):57-60. 被引量:10
-
6许思扬,陈振光.混合功能发展概念解读与分类探讨[J].规划师,2012,28(7):105-109. 被引量:23
-
7盛强,徐峰.混合使用型高科技园区的功能布局探析[J].建筑与环境,2013(1):26-29.
-
8邵宁宁.关于混合使用研究的思考[J].市场周刊,2015,0(2):18-20.
-
9文雯.阿姆斯特丹混合使用开发的规划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4):105-109. 被引量:11
-
10张晓彤,徐浩,黄沄,张高超.城市CBD产城融合发展特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7,35(2):32-38.
-
1沈东明.博弈论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37(20):222-223. 被引量:1
-
2汤培源,周彧.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反思[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12):18-24. 被引量:9
-
3吴峰.新城市主义与新型社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规划师,2003,19(1):56-57.
-
4母冠桦,刘苏蓉.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居住社区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2009,39(S1):26-29. 被引量:3
-
5胡国华.新城市主义理论在我国“本土化”的预思考[J].建设科技,2013(16):75-75.
-
6黄松.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人文思想分析[J].华中建筑,1998,16(3):13-15. 被引量:8
-
7邓颖敏.新城市主义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分析[J].中外建筑,2004(1):58-60. 被引量:5
-
8程丽红.让孩子学会独立[J].大众心理学,2003(5):40-41.
-
9母冠桦,刘苏蓉.浅谈新城市主义理论对我国居住社区的借鉴与启示[J].四川建筑,2006,26(6):17-19.
-
10马迅.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J].哲学研究,2004(11):18-20.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