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休克蛋白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热休克蛋白是在各种应急条件下产生的一组结构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病毒感染是诱导热休克蛋白大量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热休克蛋白具有多种作用,它在维护细胞蛋白自稳及抗病毒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热休克蛋白与病毒感染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
崔文华
陈立亚
陈素华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省人民医院儿科
出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6期124-126,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9970769)(30371488)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病毒感染
分类号
R37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3
1
Craig EA. Rev. Genet, 1998,22:631.
2
Srivestava PK. Immunogenetics, 1994,39:93-98.
3
Blechere NE. J Cell Biochem Supply 17D.P124.
4
Adams c, et al. Int Rev Cytol, 1982, 97:305.
5
Paters D R, et al. Proc Natc Acad Sci USA, 1991, 88(130): 5719.
6
Effis RJ, Van der Vies SM. Annu Rev Biochem, 1991, 60:321-347.
7
Macejak DG, Sarnow P. J virol, 1992, 66:1520-1527.
8
Ye l, Liu Y,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01, 114(5): 535-539.
9
Lenda D, S, et al. J Virol. 64(5): 2038.
10
Zu gelu. Kaufmann she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 1999, 12(1): 19-3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叶苓 杨守京 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组织中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J].中国病理学,1998,13(5):327-31.
2
孙玉静,杨守京,赵君,刘彦仿.
汉滩病毒诱导乳鼠组织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与病毒抗原蛋白的相关性[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83-8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刘美丽,张兴晓,杨灵芝,王秀云.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基因的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04,25(5):15-17.
被引量:2
2
余璐,马恒,段春光,孙玉静,杨守京.
汉滩病毒体外诱导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6):378-381.
同被引文献
5
1
丁志辉,张红艳.
热休克蛋白70的胃肠黏膜分子伴侣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136-138.
被引量:6
2
肖海军,魏兆军,薛芳森.
昆虫滞育关联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2011,54(9):1068-1075.
被引量:8
3
王勇,任亚峰,李冬雪,陈卓.
热休克蛋白与植物病毒组分的互作机制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24(2):415-424.
被引量:3
4
刘巧巧,赖宏智,刘婷,蒲洁莹,黄曦.
热休克蛋白70在寨卡病毒感染中的作用[J]
.热带医学杂志,2018,18(6):703-707.
被引量:3
5
陈伟,李玉娟,洪敏晶,林月霞,施静雯,罗利琼,覃富健.
棉铃虫Hsp70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鉴定[J]
.环境昆虫学报,2019,41(2):352-35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岳金金,马跃宇,王琛,张溪研,费东亮,马鸣潇.
中华蜜蜂热休克蛋白70的克隆、表达及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感染后表达差异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2021,58(5):1057-1064.
1
段永红,谌南武.
孕酮在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机制[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35(2):189-192.
被引量:1
2
蒋利萍,李成荣,吴仕孝,杨锡强,王莉佳.
IL-12对新生儿IFN-y产生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6,21(4):370-373.
3
毛定安,杨于嘉,虞佩兰,陶永光.
黄芩甙 川芎嗪诱导大鼠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合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4):367-369.
被引量:15
4
蔡凯,张南征,陈复兴.
树突状细胞与γδT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14(10):1461-1465.
被引量:2
5
李连奋.
正丁酸钠对培养的细胞的多种作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2,20(4):13-16.
6
张丽丽,朱珊,刘瑛,刘梅冬,涂自智,刘可,邓恭华.
热休克预处理对TNF-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J]
.生命科学研究,2010,14(1):50-53.
7
戴琴,冯正直.
应急条件下军队护理人员心理选拔项目的工作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08B):22-24.
8
陈朝(综述),曾令宇(审校).
Notch通路在造血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4,37(3):260-263.
9
闻公灵,娄季宇,白宏英.
bFGF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组织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19-21.
被引量:2
10
刘奕蓉,吴建中,支晔,赵国志.
热休克蛋白27在大鼠脊髓前角中的表达[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1):79-80.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