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测定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出处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63-763,共1页
Clinical Focus
参考文献5
1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被引量:5018
2 HAVERKATE F, THOMPSON S G, PYKE S D,et al.Produ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in stable and unstable angina[J]. Lancet, 1997,349 (9050) : 462-466.
3 李艳,张平安,杨相生,王宗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及意义[J] .临床检验杂志,2000,18(3):188-189. 被引量:15
4 ABDEL M I, DANTANI N, IHARA C, et al. C-relative protei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dditonal evidence of the implication of an inflammatory proces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Am Heart J, 1999,137(8) :346.
5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996年7月修订)[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329. 被引量:1321
二级参考文献1
1 Marinkovin S,J Immunol,1989年,142卷,88页
共引文献6218
1 丛艳艳.养心通痹汤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心肌酶谱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0(2):84-86. 被引量:3
2 李媛媛.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替罗非班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10):9-12.
3 薛增明,李雅超,杨彦立,安蕾.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心肌梗死后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0,23(1):70-74. 被引量:21
4 王金文,方军,梁国良,严林虎,陈楚雄.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STEMI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智慧健康,2022,8(25):127-130.
5 王道伟.经冠状动脉微导管注射硝普钠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2022,8(4):116-119.
6 孟席君,邵磊,海冰峰,吴高波.碎裂QRS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20(8):71-73.
7 李晓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国病案,2020,0(2):63-67. 被引量:4
8 杜少南.果糖二磷酸钠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J] .慢性病学杂志,2023(1):131-134. 被引量:1
9 张伟泰.rhTNK-tPA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1(1):160-162. 被引量:5
10 曾淑媛,邓春友,谢艳群,宏峰,黄秀霞.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1(1):147-148.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59
1 吴辉,洪永敦,吴伟,莫鸿辉.冠心病痰热证候与炎症因子相关性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42-543. 被引量:43
2 丁书文,李晓.治疗冠心病的常法与变法[J] .中医杂志,2004,45(6):464-466. 被引量:12
3 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热毒学说在心系疾病中的构建与应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13-416. 被引量:134
4 马中富,曾春,赵锋,唐皓,廖晓星,梁艳冰,叶海宁,熊艳.环氧化酶-2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关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39-541. 被引量:12
5 洪永敦,吴辉,莫鸿辉,李斐媛.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6):425-428. 被引量:16
6 谭江宁,韩玲.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25(B12):62-66. 被引量:9
7 朱勇,李玉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25(B12):105-108. 被引量:3
8 曹丰,贾国良,牛丽丽,张鹏,焦文仓,王冬梅,李艳华,裴雪涛.移植时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梗死心肌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2-27. 被引量:21
9 杨琼,秦明照.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J] .中国医药导刊,2005,7(1):50-52. 被引量:2
10 朱志勇,崔莹,魏毅东,魏经汉.骨髓间质干细胞联合抗炎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J] .河南医学研究,2005,14(1):5-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
1 李勇,姜芳,李拥军,张辉,王梅,杨蓉,宋达.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胎盘生长因子、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8):962-964. 被引量:11
2 杜武勋,刘长玉,刘梅,朱林平.心肌梗死后免疫炎症反应及中西药物治疗[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9):860-863. 被引量:3
3 顾玉红.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357-358.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35
1 刘梅,杜武勋,朱明丹,宋启刚,魏营,冯利民,苏金玲.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829-830. 被引量:17
2 陈玉平,伍锦泉,李汉桐,黄宇静,黄力,林汉英.C-反应蛋白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营养状态及贫血的关系[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06-1207. 被引量:6
3 王玲玲,章素黛,刘孝忠,孔云云.新生儿脓毒症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关系的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80-1681. 被引量:3
4 杨琳,张军.急性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白介素-6的关系探讨[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66-1367. 被引量:27
5 刘慧敏.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80-1680. 被引量:5
6 张惠光,商玉洁.偏头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意义的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504-1505. 被引量:11
7 闫锋,韦新明,王军林.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48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63-1063. 被引量:24
8 温婷媛,董辉苒.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10-2211. 被引量:10
9 李珍宇,陈子荣,陈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颅脑疾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492-2493. 被引量:4
10 余蓉,方兴,谢中勇.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儿科疾病诊治的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63-164. 被引量:3
1 陈曦,于大川,王冠.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IL-6和IL-1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4):300-301. 被引量:1
2 聊红琴.急性冠脉综合征64例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2):1822-1822. 被引量:2
3 鄢盛恺.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有何关系?[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14(4):259-259.
4 何平,任洁.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5):596-599. 被引量:5
5 陆葆仁,陶月玉,张洪泽,狄武馨,陈惠珍.心力衰竭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J] .心功能杂志,1993,5(4):235-237.
6 卞景涛,陶彤哲,陈颂雄,陈经纶,费庆铨,胡秦康,章谷生.胆囊炎等患者手术前后血中补体和急性期蛋白的变化动态观察[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2,12(1):13-15. 被引量:2
7 马丽,者霞,毛晓显,吴仕浩.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6和hs-CR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云南医药,2011,32(1):47-48.
8 杨莉荣,姜丽华,毛庆民.急性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临床军医杂志,2004,32(1):110-111.
9 胡江亭,张蕴琨.运动、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3):374-377. 被引量:5
10 孔俊虹,张斌霞.补体C3与心血管病[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106-1108.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