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共和政体与国家——西塞罗政治哲学剖析
被引量:2
Property Rights, Repubianism and Country
摘要
西塞罗根据公元前3至2世纪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形成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是一个法人团体及其保护私有财产的非伦理目的;共和政体反映了各种政治势力的财产分配均势,实质是贵族制;自然法与人为法形成一个法律体系,主张法律的稳定性与公正性。这些思想影响了近现代西方的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学说。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3,共7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参考文献17
-
1参见西塞罗 王焕生译.《论共和国、论法律》[M].,.第39页.
-
2D. G. Tannenbaum and D. Schultz, Inventors of Ideas :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998, p. 67.
-
3参见撒路斯提乌斯 王以铸译.《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2、213、215页.
-
4.这个说法,可以参见当代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加拿大百科全书》中"共和国"一词的释义[Z].,..
-
5参见西塞罗 徐奕春译.《西塞罗三论》[M].,.第202、204-205、207、254页.
-
6参见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M].,.第184页.
-
7西塞罗 王焕生译.《论共和国、论法律》[Z].,.第60页.
-
8.百人团的人数不同,可以从狄奥尼修斯的《罗马古代史》第4卷第21章中内容看出[A].参见西塞罗.杨共乐选译.《罗马共和国时期》(上)[C].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9页.
-
9E. M. Atkins, "Cicero", from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Greek and Roman Political Thought, Ed. , by C. Rowe and M. Schofie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479.
-
10[美]施特劳斯 克罗波西 李天然译.《政治哲学史》(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1、178页.
同被引文献16
-
1林来梵.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J].法学,1999(3):15-22. 被引量:110
-
2王阁森.城邦问题刍论[J].历史教学问题,1983(6):8-13. 被引量:4
-
3胡锦光,王楷.财产权与生命权关系之嬗变[J].法学家,2004(4):28-32. 被引量:15
-
4赵银翠,杨俊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及其历史发展[J].理论探索,2004(6):120-122. 被引量:2
-
5刘国庆,周毅.私有财产权入宪的法学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5(3):292-294. 被引量:1
-
6朱明阳,秦超.从中西财产权观演变比较看中国财产权的宪政保护[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3(3):21-24. 被引量:3
-
7高秦伟.论社会保障行政中的正当程序[J].比较法研究,2005,19(4):88-97. 被引量:19
-
8[2][法]莱昂·狄骥著.宪法学教程[M].王文利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238.
-
9王锡锌,傅静.需求、学说与革命--以正当法律程序的"革命"与"反革命"为个案的分析[J].法商研究,2001,(3).
-
10[22]持宪维权的故事[EB/OL].http://www.legalinfo.gov.cn/zt/2004-05/14/content_98915.htm.
二级引证文献6
-
1杨海坤,彭秀坤.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之入宪[J].江海学刊,2009(4):148-154. 被引量:1
-
2冯喜恒.财产权的刑事诉讼法保护:趋势、特点与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1):95-100.
-
3邓海娟.论行政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7(10):433-434. 被引量:2
-
4王晓玲,邱乃英,陈昭定.肺炎合剂的质量控制[J].北京中医,2000,19(3):40-40. 被引量:1
-
5胡宝珍,林蕾.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27(4):81-91. 被引量:19
-
6郭沙沙,郝世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监察调查制度构建与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68-74. 被引量:2
-
1中国古代贪官面面观[J].党课,2013(21):74-74.
-
2倪方六.中国古代贪官面面观[J].政府法制,2013(29):12-13. 被引量:1
-
3董农建.试论托克维尔视野下的民主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17-19.
-
4王绍光.失而复得的民主利器:抽选[J].开放时代,2012(12):5-12. 被引量:12
-
5马太·多甘,黄照静(译).政治合法性:新范畴与过时理论[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27(3):18-34. 被引量:4
-
6孔惠伟.《社会契约论》读后感[J].青春岁月,2013,0(10):378-378.
-
7桑德罗.斯奇巴尼.被誉为罗马法灵魂的三部不朽之作——《论共和国》、《论法律》、《论义务》[J].比较法研究,1999,13(Z1):524-526.
-
8黄洋.共和制与民主制[J].历史学习,2010(10):37-37.
-
9王乐理.国家、政体与财产权——西塞罗的启示[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1(1):120-129.
-
10高全喜.论共和政体[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4):138-144. 被引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