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经济学“辩证均衡”理论体系初探 被引量:1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两种基本分析范式。研究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包含一个局部均衡、一般均衡、非均衡及其相应的微观均衡、宏观均衡、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组成的理论体系。依次对应的是: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局部均衡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理论——静态一般均衡和动态一般均衡及以之为基础的宏观均衡和非均衡理论。与现代均衡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均衡理论是涵盖所有均衡和非均衡形式的、统一于价值规律的、逻辑一致的辩证体系;其均衡的具体途径和内容与现代均衡非均衡理论有本质的差别,尽管在某些量的方面可能相同。
作者 杨继国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6,共5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日]森岛通夫.马克思的经济学:价值和增长的双重理论[M].袁镇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0.
  • 2列宁.论所谓市场问题[A].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 3马克思用两个例子建立其扩大再生产模型:第一个假设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4:1,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为2:1,剩余价值率为100%,剩余价值储蓄率(积累率)为50%(即国民收入储蓄率为25%)。如果对各扩大再生产周期计算“增长率”,结果所有变量的增长率皆为10%,即经济以“常量”10%的速度均衡增长。第二个假设第一、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皆为5:1,剩余价值率100%,剩余价值储蓄率50%;计算出各生产周期内各变量的增长率皆约为8.33%,即经济以“常量”8.33%的速度增长。[1](P576-590)[2](P141)
  • 4J. Roemer(1978), "Neoclassicism, Marxism, and Collective Ac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12:147 - 62.
  • 5J. Roemer( 1981 ), Analytical Foundations of Marxian Economic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6J. Roemer (1982), 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7J. Roemer (1985), "Rationalizing Revolutionary Ideology", Econometrica 53:85 - 108.
  • 8J. Roemer (1988), "Rationalizing Revolutionary Ideology: A Tale of Lenin and the Tsar", in M. Taylor(ed. ), Rationality and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9 - 44.
  • 9J. Roemer, I. Ortuno- Ortin and J. Silvestre (1990), "Market Socialism", U.C. Davis Dep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355.
  • 10宋春艳.后凯恩斯主义的价值论和分配论述评[J].税收经济研究,1997,14(1):60-6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79

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