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佛教“分别观”看当前老子“道”论研究中的窘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关于老子道论之特征,历来认识有三:(1)本体论;(2)本原论;(3)即是本体论又是本原论。前两种论点有其理论局限性,第三种理论较符合老子“道”论之整个特征,然而目前学界并未能给出清晰有力的论证,故此理论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与窘境。如果能借助佛教中“分别观”的思维模式来审视老子之“道”,那么就会清晰地看出,其即是本体论又是本原论之理论合理性。老子将“道”区分为“非常道”与“常道”,“非常道”是宇宙创生万物的最终根源,是有限短暂的,也是可以言说的;“常道”则是形而上之本体,是无限永恒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的。老子预设“常道”的理论意义就在于,给形下的有限的“非常道”一个“返”的境域与“超越”的目标。
作者 缪方明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1,共6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张岱年.论老子的本体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4(1):99-100. 被引量:27
  • 2颜世安.论老子的道体本无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1997(2):92-98. 被引量:11
  • 3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4.华严经(第24卷)[Z].上海:上海佛学书局,2002..
  • 5.中论第三卷·大正藏(第30卷)[Z].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版,2001..
  • 6.中论第四卷·大正藏(第30卷)[Z].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版,2001..
  • 7.华严经(第45卷)[Z].上海:上海佛学书局,2002..
  • 8.华严经(第46卷)[Z].上海:上海佛学书局,2002..
  • 9张岱年.老子哲学辨微[A]..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1辑)[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
  •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中华书局,1984..

共引文献112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