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2005年第13期22-24,共3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12
-
1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5(4):3-10. 被引量:77
-
2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24(1):78-81. 被引量:89
-
3田明,王玉安.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10(2):54-59. 被引量:18
-
4赵利,张利霞.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4,35(3):88-92. 被引量:9
-
5赵利,潘志远,王东霞.城镇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5):117-126. 被引量:18
-
6王东霞.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4):56-60. 被引量:5
-
7曾世宏,夏杰长.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为何不能提升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兼论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服务业与城镇化互动模式创新[J].财贸研究,2016,27(2):1-9. 被引量:11
-
8段炳德.中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间就业结构变迁:基本事实与总体判断[J].理论学刊,2018(2):61-68. 被引量:6
-
9冯晓华.上海产业结构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定量分析[J].上海统计,2002(9):17-19. 被引量:4
-
10李林杰,黄贺林,梁婉君.河北省第三产业与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4):80-85.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7
-
1韩峰,廖进中.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湖南省的实证检验[J].西北人口,2009,30(2):1-6. 被引量:14
-
2明育.广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09(5):49-50. 被引量:4
-
3徐慧敏.安徽省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39-44.
-
4郭岩岩.1990-2020年村改居社区居民就业的规律、困境与出路---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三个街道村改居社区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6):5-8.
-
5刘琼芳.基于ARIMA—GM模型的福建省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45-53. 被引量:1
-
6王华华.非期望流动:就近城镇化中生产要素集聚的异化与对策——以无锡市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23(3):15-22. 被引量:1
-
7张月静,王兆清,解光穆.城镇化进程与女性就业实证研究——以宁夏女教师数量变化为分析依据[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68-176.
-
1吴巧.东海奇葩 盛情绽放——专访厦门理研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东城直树先生[J].摩托车信息,2012(9):8-13.
-
2Li Xiaoyu.Cultural Capital[J].ChinAfrica,2014,6(7):50-51.
-
3陆建新,何新易.促进中国东南五个口岸城市近代化的因素[J].学术探索,2003(S1):225-227.
-
4Hou Weili.EMBRACING THE MARITIME BELT[J].Beijing Review,2014,57(44).
-
5国祥冷气引进人才受阻[J].机电信息,2006(19):5-5.
-
6名剑.江西市场:人才匮乏成发展瓶颈[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7(11):71-71.
-
7易伟新.建国后中国旅行社运行陈迹考[J].求索,2005(11):217-219.
-
8李小宁.价格轮番上涨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滞缓[J].中国科技论坛,1995(4):35-36.
-
9展望2009 机遇与挑战并存[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9(1):12-13.
-
10王运庆.县乡公路何时踏上健康发展之途[J].交通企业管理,2001,16(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