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06,共2页
Seeker
参考文献1
-
1青木昌彦 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共引文献20
-
1顾永红.论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领先战略[J].天津社会科学,2004(6):80-86. 被引量:5
-
2白雪洁.简析企业分工的新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2005(4):82-84. 被引量:1
-
3朱勤.跨国公司外包网络的治理与供应商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12):116-120. 被引量:3
-
4刘茂松,曹虹剑.产业组织中的模块化理论发展动态[J].经济学动态,2006(2):74-77. 被引量:10
-
5徐猛.建立市场辅助机制的作用分析——以商会组织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6(06S):80-81. 被引量:1
-
6钱书法,尹星慧.基于模块化思想的产业集群模式创新研究[J].江海学刊,2006(5):90-94. 被引量:5
-
7曹虹剑,罗能生.高新技术产业模块化集群与创新能力[J].改革,2007(3):34-38.
-
8张捷.日本制造业组织结构与国际分工模式的变化——兼论日本制造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J].日本学刊,2007(2):58-69. 被引量:6
-
9梁军.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7(4):86-92. 被引量:22
-
10周绍东,安同良.传统外包与模块化外包视野中的企业技术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8(4):76-7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25
-
1钟柯远.完善国家创新价值链[J].决策咨询通讯,2005,16(4):1-2. 被引量:9
-
2刘志国,崔健.企业科技创新与隐性知识共享[J].现代情报,2005,25(11):178-179. 被引量:15
-
3傅家骥,施培公.技术积累与企业技术创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1):70-73. 被引量:47
-
4瞿振元,韩晓燕,韩振海,侯继武.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年轻院士当年的高等教育经历谈起[J].中国高教研究,2008(2):7-11. 被引量:55
-
5李思宏,罗瑾琏,田瑞雪.科技人才评价与选拔体系构建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148-150. 被引量:21
-
6林筠,何婕,丁弋,宋彬.企业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基于不同情景的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185-189. 被引量:12
-
7李国富,汪宝进.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密度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44-148. 被引量:19
-
8李志远,赵树宽.跨部门整合、研发强度对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影响——基于生物医药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1):49-55. 被引量:18
-
9朱瑞博,刘志阳,刘芸.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基于比亚迪、联发科、华为、振华重工创新实践的理论探索[J].管理世界,2011,27(7):69-97. 被引量:95
-
10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海尔集团1984~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29(4):121-134. 被引量:200
二级引证文献16
-
1夏华,黄韬.基于战略性人才培养的企业人才梯度建设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23(S01):64-66.
-
2王威然,陈思洁.科技人才使用机制的构建路径研究[J].管理学家,2022(2):73-75.
-
3陈登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22(2):85-88.
-
4张长江,张思涵,侯梦晓.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测度与路径选择[J].财会月刊,2022(13):137-144. 被引量:11
-
5刘伯良,张向前.面向2035年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评价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22(6):99-104. 被引量:2
-
6王香芬,杜杰,曾燕,王继永.关于中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22,24(12):2315-2321. 被引量:3
-
7蔡文伯,刘俊丽,赵志强.制度距离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有多大——基于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2004—2019)[J].中国高校科技,2023(1):44-50. 被引量:1
-
8艾栋,孟舒慧,董广萍,李玉楠,郭凯.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评价研究[J].科技资讯,2023,21(1):251-256. 被引量:1
-
9贺怡.专精特新企业现状分析及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市场,2023(11):92-95. 被引量:2
-
10孙平国.新时代人才管理的概念、挑战和应对策略——基于能力—动机—机会框架的分析[J].中国人事科学,2023(6):30-38.
-
1肖斌.集群式模块理论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5(9):78-79.
-
2幸理.企业合作创新中模块化理论的运用[J].当代经济,2006,23(07X):46-47. 被引量:1
-
3吴联生.从“内部人控制”看会计信息失真——兼评会计委派制[J].上海会计,1999(12):45-46. 被引量:3
-
4张陆,黄政.究竟是“内部人控制”还是“代理人危机”?[J].企业活力,2003(6):4-5. 被引量:1
-
5谢超,吴林海.“内部人控制”研究综述[J].集团经济研究,2004(9):71-72. 被引量:1
-
6李响.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方式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1998,10(5):14-18.
-
7宋智勇,王茜菲.“内部人控制”是计划经济的“遗产”吗——论“内部人控制”命题的误区[J].当代经济,2003,20(2):49-50. 被引量:1
-
8赵翔翔.打造组织的战略柔性[J].销售与市场,2009(16):48-50.
-
9杨岱锦,孙兴华.浅析区域经济规划的研究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3):276-277.
-
10孙立辉.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策略[J].中华会计学习,2009(12):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