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8
-
1赵书莲,史蕾.网络德育中的教师角色[J].科技资讯,2005,3(26). 被引量:1
-
2陈友放.整体构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J].成人教育,2009,29(9):37-38. 被引量:2
-
3张金付,梁其军.简论网络文化与高校网络德育[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2):135-137. 被引量:6
-
4谢百云,刘彩琴.学校德育的新视点——网络育德[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8):56-58. 被引量:2
-
5向阳.浅谈网络技术与学校德育的整合[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B):200-200. 被引量:2
-
6陈志艳,陈爱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探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4):54-56. 被引量:2
-
7吴倬,张瑜.论高校网络德育中需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5(11):76-81. 被引量:9
-
8邱观建.构建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新体系[N].光明日报,2004-2-28.
-
1张彩霞.试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自我教育[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18(6):59-60.
-
2李胜梅.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3):274-275.
-
3覃章俊.语文教学重在教学语言[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4):6-6. 被引量:1
-
4余跃群.浅谈教学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管理[J].中国远程教育,1990(4):23-25.
-
5仲晓波,陈琦,刘儒德.子目标对问题解决思路形成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41-44.
-
6徐崇文,李金钊,唐军,阿章.五、学会学习的目标[J].上海教育科研,2004(C00):19-20.
-
7尧逢品.提问需构建“问题场”[J].四川教育,2006(9):28-28.
-
8谢慧.唯宽容人,唯厚载物——论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J].商业文化,2011,0(6X):226-226.
-
9张必武.教师工作十宜十忌[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4(5):22-23.
-
10张卫莉,苏振锋,翟淑君.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逻辑关系[J].学术论坛,2005,28(12):64-6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