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对策
出处
《南方农村》
2005年第3期22-23,共2页
South China Rural Area
参考文献7
-
1张毅,曹水群.持久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1(2):77-79. 被引量:10
-
2.新华网 1月 4日电[Z].,..
-
3.《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N].《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12日第一版.
-
4http://www.k12.com.cn/newspool/24539.html
-
5张冬平,白菊红.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差异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1):2-9. 被引量:37
-
6马安丽,吴少华.试论农村教育投资体制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1999,13(3):16-16. 被引量:3
-
7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03(1):10-22. 被引量:118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吴德刚.中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教育发展不平衡性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1999,20(7):22-26. 被引量:42
-
2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1998,19(6):19-23. 被引量:111
-
3魏后凯,杨大利.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1997(1):98-113. 被引量:53
-
4《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
5《浙江农村统计年鉴》,2001年.
-
6《河南农村住户调查资料》,2001年.
-
7瞭望哨[J].瞭望,2001(3):52-52. 被引量:1
-
8瞭望哨[J].瞭望,2001(9):43-43. 被引量:1
-
9杨东平.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制度性因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1(6):28-29. 被引量:35
-
10王一兵,周满生.80年代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启示[J].教育研究,1992,13(6):3-12.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161
-
1张春琴.我国高校分层教育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1-54. 被引量:7
-
2辛岭,王艳华.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S1):93-100. 被引量:59
-
3吴国斌,.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取向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9-22. 被引量:1
-
4肖广军.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我国教育制度[J].现代教育论丛,2008(4):26-30. 被引量:1
-
5赵宗淑.论个体教育需求阶段的划分[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4):5-7. 被引量:2
-
6段匀雪.当代农民权利贫困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4(5):45-48. 被引量:3
-
7朱丽娟,蔡根女.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及其战略选择[J].农村经济,2004(11):53-55. 被引量:13
-
8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J].经济研究,2004,39(11):4-15. 被引量:121
-
9毕红霞,李普亮,朱永德.农村义务教育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33-36.
-
10王琴.大学班主任工作理念新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2):101-103. 被引量:26
-
1五大瓶颈制约我国石油供应[J].国土资源,2004(8):49-49.
-
2谢秀真.如何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5):53-53.
-
3黄晓莉.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别[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115-115.
-
4廖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7):191-192. 被引量:1
-
5王刚.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9-60. 被引量:1
-
6孙宝田.论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把企业推向市场[J].渔业经济研究,1996(2):8-9.
-
7赵正霞.比城乡收入差别 看城乡经济发展——海南州城乡收入差别诌议[J].青海统计,2005(10):32-37.
-
8王育红.浅谈水利企业体制与效益的关系[J].湖南水利水电,2006(5):40-42.
-
9盖尔.约翰逊.中国农村改革的回顾[J].中国国情国力,1998(10):12-14. 被引量:4
-
10王虎中,王虎林.偏远干旱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经济制约和对策[J].开发研究,1997(4):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