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
On establishment of discovery system of criminal proof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刑事诉讼法经修改后,庭审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具备一定的对抗制特征,但有关证据开示仅有零散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证据开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借鉴国外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作者
滕浪
机构地区
广州市司法学校
出处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Journal of Wuzhou Teachers College of Guangxi
关键词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刑事诉讼法
庭审方式
对抗制
修改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孙长永.
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与证据开示[J]
.法律科学,2000,18(4):83-95.
被引量:85
2
陈瑞华.
英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J]
.政法论坛,1998,16(6):84-95.
被引量:56
3
龙宗智.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上)[J]
.政法论坛,1998,16(1):3-10.
被引量:131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在京部分教授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的若干建议[J]
.政法论坛,1996,14(6):32-41.
被引量:14
2
[日]平野龙一.侦查与人权[M].有斐阁,1981.91.
3
Delisle & Stuart, Learning Canadian Criminal Procedure, pp612-613, 1991.
4
R.V, Stinch combe (1991), 68C. C. C. (3d) 1, 9C. R. (4^th) 277.
5
Preston, [1993] 3W. L. R. 918.
6
Richaed May, Criminal Evidence (1995 3^rd. ed, Sweet & Maxwell), pp386-387.
7
[1965] 1 Q. B. 348-349.
8
Richard May, Crimind Evidence (1995 3^rd. ed. Sweet & Maxwell), p384.
9
Brady v. MaryLand, 373, U. S. 83, 83S. Ct 1194, 10L. Ed, 2d 215 (1953).
10
Berger v. United States, 295 U. S. 78, 5SS. Ct. 829, 79L Ed. 1314 (1935).
共引文献
233
1
陈子奇.
论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的两种逻辑[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0(4):167-181.
被引量:4
2
沈雯.
刑事诉讼模式变革视野内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J]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4):35-38.
被引量:1
3
韩亮.
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提前相遇和证据开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17(5):115-122.
4
覃卫,王会甫.
试行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操作思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5):52-60.
被引量:12
5
杨新生.
构建证据展示制度的法律思考[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4):9-11.
6
周海岭.
构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之思考[J]
.西部法学评论,2003(3):85-88.
7
谭晓虎.
引进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之我见[J]
.宿州师专学报,2002,17(4):26-28.
8
于晓东.
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刑事证据认证规则的调研报告[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1):42-46.
9
李生斌.
我国刑事诉论模式及其完善[J]
.学术界,1999(5):60-64.
10
黄文.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合理性质疑[J]
.当代法学,2004,18(2):127-133.
被引量:10
1
顾桐源.
韩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启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9):7-8.
2
陈官.
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以主持者的角度为切入点[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3(1):78-81.
被引量:1
3
杨蕾.
论我国引进证据开示制度的意义——兼析刑事证据开示的内在机理[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5):164-166.
4
杨继慧,张翠文.
浅议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有关问题[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7-69.
被引量:1
5
张玉梅.
论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4):146-150.
6
周玮,王莉娟.
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2):83-86.
7
滕呀利.
论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构建[J]
.学理论,2010(25):148-149.
8
刘昂.
试论刑事证据开示的制度前提和环境优化[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6):30-33.
9
胡译戈.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实证分析[J]
.才智,2010,0(11):4-5.
10
包启瑞,邵全健,阮晓霞.
对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运行环境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1):176-178.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