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只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也谈《牛虻》的经典之路
被引量:
9
Not a Mer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ct: Also on the Canonization of The Gadfl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一部在英国文学史上几乎无立足之地的小说,<牛虻>在1953年7月在中国翻译出版后,旋即成了那个年代的经典之作,"是发行量最高的英美文学作品".①<牛虻>命运的变迁:从无人问津到万众瞩目,使我们不得不思索翻译之于文学的意义.
作者
卢玉玲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上海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93,共13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关键词
《牛虻》
政治行为
文化
经典
《中国比较文学》
英美文学作品
西方翻译理论
1953年
2005年
翻译出版
50年代
文学史
发行量
小说
译介
分类号
I56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1
.《The Gadfly》[M].莫斯科外语出版社,1958年..
2
英语注释读物 陈尚雄 刘宪之注.《The Gadfly》[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3
伏尼契 李很民译.《牛虻》[M].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4
伏尼契 李很民译.《牛虻》[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
5
伏尼契 庆学先译.《牛虻》[M].漓江出版社,1999年..
同被引文献
106
1
刘颖.
《文心雕龙》英译六十年:生成、传播与经典化[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4).
被引量:1
2
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燊.
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J]
.文学评论,1959(5):41-77.
被引量:123
3
李俍民.
探寻英雄人物的足迹——谈谈我的文学翻译选题[J]
.中国翻译,1984(4):8-11.
被引量:3
4
常小鸣.
试论小说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J]
.芒种,2012(22):26-28.
被引量:3
5
周怡.
《牛虻》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塑造现代人格的意义[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1):155-168.
被引量:3
6
侯靖靖.
17年间(1949—1966)王尔德戏剧在中国译界的“缺席”研究[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1):137-146.
被引量:2
7
张锦兰.
论权力话语对翻译的影响[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7):106-109.
被引量:5
8
刘军平.
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J]
.中国翻译,2002,23(4):38-41.
被引量:19
9
钱理群.
重视史料的“独立准备”[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3):82-91.
被引量:29
10
倪秀华.
翻译:一种文化政治行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译介《牛虻》之现象透析[J]
.中国比较文学,2005(1):116-131.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9
1
朱安博.
翻译文学的重构与新生——《牛虻》的经典之路[J]
.社会科学战线,2008(2):264-266.
被引量:10
2
许旦儿.
《牛虻》翻译中的改写与人物变形透析[J]
.芒种,2014(3):107-108.
被引量:1
3
魏丽娜.
《牛虻》风行的时局与中国传播的圣化[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5):39-44.
被引量:2
4
熊华.
意识形态操纵下的英雄塑造——《牛虻》中文首译本[J]
.网络财富,2009(19):208-209.
5
李金树.
“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国语文研究,2017,3(3):65-73.
被引量:1
6
李金树.
“红色经典”批评语境与李俍民的翻译题材转型[J]
.语言教育,2019,0(4):89-93.
被引量:1
7
操乐鹏.
“十七年”文学翻译批评的场域、路径与进程——以译家书信、日记为中心[J]
.中国翻译,2021,42(4):26-33.
8
张泰旗.
阅读转向中的形象重构--《牛虻》的当代改编及其阐释困境[J]
.上海文化,2022(2):21-30.
9
刘松.
国内翻译经典化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4):24-2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文军,刘洋.
译者动机研究:要素、机制与模型[J]
.英语研究,2023(2):11-25.
2
王恩科.
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132-137.
被引量:4
3
魏丽娜.
《牛虻》风行的时局与中国传播的圣化[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5):39-44.
被引量:2
4
赵亮.
关于《牛虻》的翻译研究[J]
.科技资讯,2017,15(11):213-214.
5
李金树.
“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国语文研究,2017,3(3):65-73.
被引量:1
6
谭定钟,段自力.
论翻译文学经典之建构[J]
.嘉兴学院学报,2019,31(3):83-87.
7
宋凯歌,朱安博.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哈姆雷特》研究可视化分析[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6(5):113-125.
被引量:3
8
李金树.
“红色经典”批评语境与李俍民的翻译题材转型[J]
.语言教育,2019,0(4):89-93.
被引量:1
9
张朝伟.
《牛虻》在中国的出版及作为文学经典的建构[J]
.文化产业,2020(11):48-50.
10
陈晓明.
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视野——百年中国文学开创的现代面向思考之二[J]
.文艺争鸣,2021(6):6-13.
被引量:2
1
《中国比较文学》二○一一年第二期(总第八十三期)目录[J]
.当代作家评论,2011(3):38-38.
2
《中国比较文学》目录[J]
.当代作家评论,2008(6):175-175.
3
蔡春华.
吾师吾友——我与《中国比较文学》[J]
.中国比较文学,2006(1):179-181.
4
2009年《中国比较文学》总目录[J]
.中国比较文学,2010(1):152-156.
5
冯新华.
偶遇·相识·关注——从一本《中国比较文学》说起[J]
.中国比较文学,2005(4):183-185.
6
“我与《中国比较文学》”征文[J]
.中国比较文学,2004(4):188-188.
被引量:2
7
“我与《中国比较文学》”征文奖揭晓[J]
.中国比较文学,2006(2):89-89.
8
"我与《中国比较文学》"征文[J]
.中国比较文学,2005(1):188-188.
9
徐清.
我与《中国比较文学》十五年[J]
.中国比较文学,2005(3):219-220.
10
洪迎华.
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J]
.长江学术,2006(4):116-116.
中国比较文学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