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执著于科学预测的现实主义学者
被引量:4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62,共6页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同被引文献87
-
1杨文静.大国崛起理论探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4(6):48-54. 被引量:10
-
2梁守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再谈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J].国际政治研究,1997,18(1):1-9. 被引量:27
-
3阎耀军.试论社会科学与社会预测[J].社会科学战线,1997(6):254-260. 被引量:6
-
4冯之浚.预测研究的功能与作用[J].河北学刊,1985,5(4):13-20. 被引量:1
-
5李明华.论社会认识的特殊性及社会预测的复杂性[J].哲学研究,1994(3):11-16. 被引量:8
-
6梁守德.论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J].国际政治研究,1994,15(1):15-21. 被引量:15
-
7张睿壮,教授.现实主义的持久生命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7):29-30. 被引量:21
-
8王学东.国家崛起与国家声誉[J].现代国际关系,2004(7):21-25. 被引量:6
-
9李永成.被误读的米尔斯海默——也谈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关系[J].国际观察,2004(5):66-72. 被引量:5
-
10阎学通,周方银.国家双边关系的定量衡量[J].中国社会科学,2004(6):90-103. 被引量:117
二级引证文献49
-
1于涌泉.世界秩序视阈下的帝国问题——历史追溯与现实超越[J].思想理论战线,2023(4):66-75. 被引量:1
-
2师嘉林.构画中美关系的未来——评《中美关系:危险的过去与不确定的现在》[J].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23(1):371-381.
-
3本刊编辑部,谭秀英,主父笑飞,赵远良,张达,李开盛.2006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5):68-79. 被引量:7
-
4林民旺.规避损失与大国的过度扩张——读杰弗里·W.托利弗的《制衡风险》[J].美国研究,2007,21(2):144-152. 被引量:2
-
5齐琳.专业期刊与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成长——对6种国际关系专业期刊刊发论文的统计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7(8):56-62. 被引量:4
-
6赵继显.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中国国际关系学派的诞生[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24(5):102-107.
-
7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25(1):106-112. 被引量:5
-
8王帆.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几点思考[J].国际论坛,2008,10(3):50-55. 被引量:5
-
9朱中博.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资源--评《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J].国际观察,2009(3):30-36. 被引量:1
-
10王俊生,何兰兰.“国际危机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一项概念史的考察[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3):60-66.
-
1康培.建立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阎学通[J].人民论坛,2008(4):24-25.
-
2肖枫.“多极世界”将走向“中美两极”吗?--与阎学通教授商榷[J].同舟共进,2016(11):38-41. 被引量:1
-
3杨士龙.应加大力度中国外交改革创新 专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J].瞭望,2015,0(10):52-53.
-
4张墨宁.安全关系是最牢固的双边基础——专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J].南风窗,2014(19):82-85.
-
5杨士龙.要和平还是要安全--阎学通教授谈应对帝国之策[J].科技文萃,2002(8):173-175.
-
6第六期清华国际安全论坛[J].世界知识,2011(24):45-45.
-
7弗朗西斯·福山,何黎.特朗普的美国与新全球秩序——专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J].新华月报,2016,0(24):89-90. 被引量:1
-
8肖枫.“多极世界”将走向“中美两极”吗?——与阎学通教授商榷[J].领导文萃,2017,0(5):48-52.
-
9李绍飞,杨士龙.专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 “解决南海争端可借鉴上合经验”[J].瞭望,2011(25):60-61. 被引量:1
-
10王庆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和中日关系[J].当代亚太,2007(5):5-1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