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1,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9
-
1.《孙中山选集》上[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3页,第63页.
-
2.《孙中山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03页.
-
3[日]宫畸寅藏 林启彦 译.《三十三年之梦》[M].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
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M].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606-623页.
-
5.《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中华书局,1981年.第296页.
-
6.《总理全集》第二集[M].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第121页,第145页.
-
7.《总理全集》第一集[M].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版.第864页.
-
8.《中华民国史》第一编[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6页.
-
9.《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611页.
共引文献37
-
1吴冬梅,陈雪.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内核[J].求索,2004(7):144-146. 被引量:2
-
2章扬定.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潮中的孙中山与日本明治维新[J].广东社会科学,2004(5):129-134. 被引量:1
-
3卿定文.论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理论的依据[J].求索,2001(6):25-27. 被引量:1
-
4王存奎.从“五权分立”“权能分治”谈孙中山对政权模式的思考[J].求索,2001(6):127-130.
-
5周建超.“五四”启蒙与文化现代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6):133-139. 被引量:4
-
6张传鹤.“主义”及其与中国的命运[J].理论学刊,2002(1):56-59.
-
7汤志钧.光复会的重组及其评价[J].民国档案,2004(4):50-53. 被引量:3
-
8李岚.孙中山的救荒思想[J].安徽史学,2000(2):50-53. 被引量:4
-
9朱良树.浅谈做好“卖”的文章[J].理论月刊,2000(12):61-63.
-
10高健,赵江名.民国前期新疆省议会研究[J].西域研究,2005(3):40-4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30
-
1张希林.张百煕与两个《章程》——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辨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141-145. 被引量:2
-
2赵炎才.试论清季民初梁启超的道德救国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5):76-82. 被引量:4
-
3刘仁坤,刘兴华.孙中山民生史观新探[J].北方论丛,2007(4):97-101. 被引量:2
-
4耿明俊.略论孙中山的民生史观[J].学术交流,2007(7):176-178. 被引量:5
-
5孟庆鹏.《孙中山文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12月,(P.770).
-
6菲利普.G.阿特巴赫,张东辉.排名的困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11-12. 被引量:3
-
7聂继红.孙中山民生主义理论评析[J].世纪桥,2008(2):3-4. 被引量:2
-
8菲利普.G.阿特巴赫,覃文珍.边缘与中心: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型大学[J].大学教育科学,2009(1):5-17. 被引量:25
-
9林良夫.民国时期教育家群体特征论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4):82-91. 被引量:24
-
10刘亚玲,胡世刚.简论张之洞的实业救国思想[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20(4):62-67. 被引量:3
-
1王燕.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0(2):271-273.
-
2刘远柱.张謇与孙中山实业救国思想之比较研究[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43-146. 被引量:2
-
3黎建军.马寅初“实业救国”思想的形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5):64-67. 被引量:1
-
4高峰.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J].中国工程咨询,2015(5):35-36.
-
5李文良,曹晓峰.略论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4-69. 被引量:3
-
6王鲁英.张謇经济思想与实践浅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102-105. 被引量:5
-
7马驰.费孝通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J].群言,2015,0(4):20-24. 被引量:2
-
8吕文利.张骞出使,丝绸之路的序幕[J].环球人物,2015,0(12):58-60.
-
9谷苞.一个重大问题:正确阐明历史研究中的民族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1(1):1-7. 被引量:1
-
10仲伟志:孙中山国土规划“不免于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多元的所有制思想体系[J].经济研究资料,2004(3):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