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理论研究四十年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理论研究四十年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本文概述自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以来国内中医理论研究简况。近代西学东渐,西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学在与西医学接触、碰撞与交合中,其固有模式有所异变,其理论价值和发展取向受到...
作者
孟庆云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9-13,共5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医学
中医理论
中医基础学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7
1
孙广仁.
浅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5):322-325.
被引量:4
2
田思胜.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J]
.现代中医药,2004,24(6):5-6.
被引量:1
3
刘长林.
经络的时间本质——人身虚体系统试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43-47.
被引量:14
4
方肇勤.
谈中医基础学科的定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8):67-70.
被引量:5
5
罗卫芳,郭树仁,王友京,程士德.
中西医结合探索“肾通于冬气”的内涵——男性尿T、LH的四季变化[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31-33.
被引量:15
6
戴汝为.
复杂巨系统科学——一门21世纪的科学[J]
.自然杂志,1997,19(4):187-192.
被引量:65
7
王振国.
当代中医基础学科群架构形成的历史局限性——兼论中医文献研究在基础学科理论构建与规范中的地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1):3-6.
被引量:8
8
匡萃璋.
现代科技知识背景下的中医学[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4-7.
被引量:6
9
王琳,李成文.
《中医发展史》教学体会[J]
.国医论坛,2005,20(4):42-43.
被引量:3
10
郭霞珍,刘晓燕,马淑然.
“以时测脏”理论的分析和探讨[J]
.中医杂志,2006,47(2):85-8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8
1
方肇勤.
谈中医基础学科的定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8):67-70.
被引量:5
2
秦旭华,金沈锐.
试论中医理论研究的核心和难点[J]
.中医研究,2005,18(7):1-2.
被引量:1
3
郭桂华,路建彪,李林.
试述中医基础学科群近代模式及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10):652-653.
4
郭桂华,路建彪.
从中国医学史谈中医的发展[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24-25.
被引量:2
5
邓小峰,郭霞珍,王志飞,袁卫玲.
五脏应时理论的现代认识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7):1385-1387.
被引量:2
6
王彤,郭霞珍,王偲,杨丽莎,张淼.
中医时脏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6):22-24.
被引量:7
7
张庆祥.
从现代科技革命谈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突破[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5-8.
被引量:11
8
李永宸.
非医学专业攻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看法[J]
.中医教育,2003,22(4):35-37.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曲晓璐,方肇勤,王湘林.
从三刊看四类中医基础理论文献近十年的分布与变化[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717-720.
被引量:1
2
郭桂华,路建彪,李林.
试述中医基础学科群近代模式及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10):652-653.
3
郭桂华,路建彪.
从中国医学史谈中医的发展[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24-25.
被引量:2
4
缪晓路,黄燕.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1):80-82.
被引量:10
5
刘春华.
朱丹溪医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1957-2008)[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11-12.
6
秦建增.
中医数字化与信息编码[J]
.中国数字医学,2010,5(4):20-21.
被引量:1
7
刘燕明.
对中西医结合的一点反思[J]
.科学,2010(3):37-40.
8
朱少均.
简论中医现代发展的路径[J]
.中医学报,2010,25(6):1099-1101.
被引量:4
9
郑琴,王芳,杨明,胡鹏翼,岳鹏飞,伍振峰,张海燕.
中医“择时服药”理论与中药脉冲释药系统的研究[J]
.中药材,2011,34(2):309-312.
被引量:11
10
朱少均.
科学化:中医现代发展的大趋势[J]
.医学与哲学(A),2012,33(2):8-10.
被引量:7
1
刘元.
浅述冠心病若干中医理论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4):51-54.
被引量:1
2
李广钧.
对中药药理研究及“新药”开发之我见[J]
.北京中医,2001,20(6):13-14.
3
赵俊芬.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J]
.中医药导报,2007,13(10):3-4.
被引量:1
4
胡晓玲.
“形与神俱”与亚健康关系初探[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72-72.
被引量:1
5
胡彬.
973中医理论研究已验收10个项目[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3):257-25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