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理性与价值的整合: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被引量:
1
The Integration of Rationality and Values: A Harmonious Society as Viewed in Philosoph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生命中的两翼,理性与价值构成人之为人的充足理由律,二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越界。当二者产生冲突分裂时,留给人类的便是痛苦的回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科学与人文、理性和价值融合起来。
作者
李庆宗
机构地区
国家质检总局
出处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0-12,共3页
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理性
价值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1][英]休谟.人性论: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2][德]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3
何中华.
人与自然环境:一个再审视[J]
.唯实,1999,0(5):3-8.
被引量:4
4
[4]冯之浚.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5
[5]江泽民.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09-1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关春玲.
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1996(2):25-30.
被引量:116
2
何中华.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哲学意蕴[J]
.哲学研究,1996(9):10-17.
被引量:18
3
张跃铭等.文明的代价[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本即将问世[J]
.真理的追求,1995(7):24-24.
被引量:179
共引文献
11
1
李庆宗,于晓东.
理性与价值的整合: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求实,2005(8):31-33.
被引量:2
2
苏玉娟.
我国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X):9-11.
3
任其平.
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29-33.
被引量:4
4
赵桂兰.
江泽民经济全球化思想与我国对外战略选择[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56-59.
5
刘英.
中国伦理学发展现状及其反思——伦理学前沿的哲学思考[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1-3.
6
闫鸿斐.
环境伦理的理论困境与道德超越[J]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6):54-58.
被引量:1
7
刘莉萍.
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8):44-45.
被引量:4
8
李庆宗.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5,4(3):19-21.
9
李庆宗.
理性与价值的整合: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3):36-38.
10
傅金兰,王一小,安洪涛.
儿童提问意识缺失的追问与反思[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2):79-8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
1
休谟.人性论: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引证文献
1
1
李楠,宋俊成.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念与价值诉求[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4):107-10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刘西山,尹曦铭.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J]
.理论界,2010(8):21-23.
2
王江荣,邵阿敏.
以人为本的利益维度[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5):51-52.
3
于雁洁.
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研究:经济学分析视角[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86-90.
被引量:11
4
刘飞飞.
“80后”女性就业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师,2016(10):63-65.
被引量:1
1
李庆宗.
理性与价值的整合: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3):36-38.
2
李庆宗.
理性与价值的整合: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6(6):106-108.
3
李胜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胡锦涛求真务实哲学思想的升华[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0-83.
4
祝江斌,姜锋雷.
关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环境伦理学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42-43.
被引量:2
5
杨怀中,高兮.
科学技术活动中真善美的价值融合[J]
.理论月刊,2010(7):38-40.
被引量:2
6
吕耀怀.
科技伦理:真与善的价值融合[J]
.道德与文明,2001(1):31-32.
被引量:24
7
武高寿.
“人是目的”与“以人为本”[J]
.理论探索,2004(4):19-20.
被引量:5
8
周珊珊.
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伦理向度[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2-14.
9
印志媛.
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读《单向度的人》[J]
.济宁学院学报,2010,31(1):67-69.
10
王崎峰,王威孚.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环境伦理价值[J]
.求索,2009(6):88-90.
被引量:11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