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古汉语的“儿”后缀 被引量:10

The suffix-er in Middle Chines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力《汉语史稿》论及"语法的发展"认为词尾"儿"是从唐代才开始产生的。本文依据佛经语料,发现"儿"后缀早在东汉就已经出现,六朝时代某些带后缀"儿"的派生词已经十分通行,普遍使用于口语当中。其产生的时代应比过去的看法提前许多。在本文中,我们透过较细的断代分析,观察"儿"词尾在历时中的演化状况。就其语法功能而言,曾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儿"词尾的发展历史很长,但是每个时代的语义功能都不尽相同。 The-er suffix is a very active element in recent Chinese language.The article tra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er in Middle Chinese Buddhist text records,and try to find and prove the actual time it was first used in Chinese language.According to some scholars,the suffix-er emerged in Tang Dynasty;however,the author diseovers the evidence which shows the earlier usage in oral language in the period of the Six Dynasties by examining the data of Buddhist text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four stages in the evolution of morph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suffix-er and describes its linguistic nature.
作者 竺家宁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54,共9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中古汉语 “儿” 后缀 语法 词尾 派生词 语义功能 构词法 Chinese affix suffix-er Middle Chinese morph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丁福保.1974.《佛学大辞典》,台北市美国佛教会.
  • 2林霞.南宋时期的词尾“-儿”[J].语言研究,2002,22(S1):56-59. 被引量:7
  • 3王力.1984.《汉语史稿》,《王力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 4竺家宁.1996.《早期佛经中的派生词研究》,《佛学研究论文集》(四),佛光山文教基金会,高雄.
  • 5竺家宁.2000.《魏晋语言中的“自”前缀》,第九届国际汉语语言学会议暨华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新加坡国立大学.
  • 6竺家宁.2002.《安世高译经复合词词义研究》,国科会专题计划,台北.
  • 7竺家宁.2002.《佛经构词法的一些问题》,第三届海峡两岸语法史研讨会,中研院,台北.
  • 8竺家宁.2003.《支谦译经语言之动词研究》,国科会专题计划,台北.
  • 9CBETA电子佛典.2001.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台北.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44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