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部崛起之人力资源开发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等方面的分析,就后WTO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天时(政策契机)、地利(地域优势)、人和(人力资源)的相互协调、合理整合,从而有力地助推中部崛起进行了相关阐述。
作者
魏风劲
易浪波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7X期62-63,共2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关键词
中部崛起
人力资源开发
政策契机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刊物政策分析员.“十一五”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形势分州[J].领导与决策信息,2004,(27).
2
[6]王梓,罗绮萍.中部崛起之战略论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03-14(4,36).
3
肖化移,尹冬平.
中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5-8.
被引量:1
4
山青.
人才:支撑中部崛起[J]
.中国人才,2004(12):8-11.
被引量:3
5
杨云彦.
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J]
.人口研究,1999,23(5):9-15.
被引量:48
6
王桂新,黄颖钰.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
.人口研究,2005,29(1):19-28.
被引量:81
7
王光栋,李余华.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特征[J]
.统计与决策,2004,20(12):70-7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厉无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J]
.社会科学,1998(3):20-25.
被引量:28
2
杨云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基于普查资料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6(6):59-73.
被引量:35
3
王桂新.人口迁移,将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J].人口研究,2000,1.
4
梁宇峰.
资本流动与东西部差距[J]
.上海经济研究,1997,9(11):28-31.
被引量:14
5
盛仕斌.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J]
.经济学家,1998(2):113-116.
被引量:6
6
王桂新,刘建波.
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9(4):1-10.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133
1
张藕香,李录堂.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非均衡性分析——兼与城市的比较[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6):35-40.
被引量:15
2
刘敏.
失业率、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的相关性研究[J]
.西北人口,2000,21(4):40-43.
被引量:2
3
刘澍.
论我国人力资本的悖论[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1):5-11.
被引量:1
4
石修俊.
简论人力资本流动的单向度对西部地区政府教育投资的弱化[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3):20-21.
被引量:1
5
张志文,熊军.
加快人口流动 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S2):21-22.
6
范平花,张士斌.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移民问题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5(6):51-57.
被引量:2
7
沙其富,张利.
我国劳动力资源积累中的不平衡性及其对策[J]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16-19.
8
王桂新,魏星,沈建法.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3):148-161.
被引量:47
9
朱金生.
全球化、FDI与区域就业转移[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337-341.
被引量:1
10
肖平,张新乔.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比较分析[J]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2):25-2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5
1
孙健,孙启文,孙嘉琦.
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7(3):13-18.
被引量:61
2
董明建.
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几点思考[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23-26.
被引量:2
3
郭晞.
论我国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4):63-70.
被引量:4
4
陈正.
陕西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对策研究[J]
.理论导刊,2004(10):56-57.
被引量:8
5
刘乃全,张学良.
中部塌陷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70-75.
被引量:6
6
胡树华.
中部崛起的战略与政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5):101-105.
被引量:24
7
王彦武.
中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分析研究[J]
.中州学刊,2005(3):9-11.
被引量:12
8
赵保佑.
构建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的动力机制[J]
.中州学刊,2005(3):12-14.
被引量:2
9
宁熙,朱晓明,蒋科瑛.
人力资本产权残缺:诠释浙江—陕西经济增长之谜[J]
.人口与经济,2005(4):28-32.
被引量:6
10
段玉强.
中部崛起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5B):38-3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谢爱莲.
制度创新与湖南崛起[J]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64-67.
2
覃成林,周二黑,吕化霞.
中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06(9):22-25.
被引量:1
3
苏可为,杨欣.
实施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174-176.
被引量:2
4
王妍.
浅议人力资本外流对山西经济的影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3):55-57.
5
明培培.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安徽安庆地区为例[J]
.长江丛刊,2018(3):173-174.
6
丁琼.
河南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7):20-2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陈翠,王永保.
河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现状分析[J]
.经济论坛,2009(15):97-99.
被引量:6
2
魏耀武.
河南省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9):76-78.
被引量:1
3
樊森林,于保霞.
中部崛起中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带动作用[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0):78-79.
4
马亚莉.
我国中部地区自主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6-20.
被引量:4
5
侯宏业.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力资源需求研究[J]
.河南农业,2013(24):20-22.
被引量:1
6
岑晓雪,秦江涛.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西部人民生活水平评价[J]
.改革与开放,2016(2):81-84.
被引量:3
1
陈建华.
社会力量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协作路径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3):95-98.
被引量:1
2
张红军,吴晓军,黄合湘.
新经济形势对人才的影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采取的对策[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2):189-192.
被引量:5
3
谢秀华.
劳动、休闲与人的发展[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0(4):7-7.
4
关于学报建设“毛泽东研究”名牌栏目的意见[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8).
5
梁江.
发挥地域优势,加速经济发展[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2):124-128.
6
毛圆圆,李白.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28-33.
被引量:19
7
范益民.
试论西北经济开发中的对外开放问题[J]
.宁夏社会科学,1986(2):21-24.
8
刘微微.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背景下高校东盟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6-17.
9
虞崇胜,王洪树.
协商合作:公共决策中民意表达与社会整合的新途径[J]
.行政论坛,2008,15(3):42-46.
被引量:3
10
屈晓红.
21世纪湖南人才战略中的新视点──创业教育[J]
.人事与人才,2001(4):24-24.
统计与决策
2005年 第07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