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及其快速检测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及其快速检测陈森,辛显桐,金蓉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氏菌)能引起人畜共患疾病,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多种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1]。近几年,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了数次由单增李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该...
作者
陈森
辛显桐
金蓉培
机构地区
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出处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9-5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关键词
食品
单核细胞增生性
李斯特菌
检测
分类号
TS207.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1
张顺合,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3年,12卷,375页
2
郝士海,现代细菌学培养基和生化试验手册,1992年
3
邵立军,中国公共卫生,1990年,6卷,4期,176页
同被引文献
38
1
陈森.
RSK法快速测定食品中李斯特氏菌(译文)[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5,7(3):45-47.
被引量:6
2
傅萍,李志刚,白竟玉.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检验方法的比较及探讨[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5,7(1):28-31.
被引量:6
3
袁宝民,李笃唐,许玉东,李宝兴.
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病原菌的分离检定与流行病学分析(综述)[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3,5(2):30-35.
被引量:5
4
韩怀忠,杨敏,张丽菊.
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病(综述)[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3,5(3):49-51.
被引量:11
5
蓝天.
熏鱼中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3,20(4):231-232.
被引量:4
6
薛彬.
用宿主抵抗力改变评价化学物质免疫毒性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1994,10(9):387-389.
被引量:1
7
李秀桂,吕素玲,唐振柱,蒋震羚,王红,车光,黄林,阮青,杨娟,张洁宏,方志峰.
2002~2004年广西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监测[J]
.广西预防医学,2005,11(3):140-142.
被引量:11
8
胡金慧,王志新,李明,尹明,杜蔷.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电离辐射抗性的测定[J]
.中国消毒学杂志,1996,13(1):40-41.
被引量:5
9
杨平,林怡芳,李云圃.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病研究近况[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6,23(2):110-113.
被引量:7
10
何冬梅,邓峰,赖蔚苳,严纪文,宋曼丹,朱海明,柯昌文,马聪.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学研究进展[J]
.华南预防医学,2006,32(6):26-2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9
1
张晓峰,方维焕,程洁,施伟良.
李斯特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分离比较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6):718-719.
被引量:2
2
陈彬,黄晓蓉,汤敏英,邵碧英,郑晶.
加工鳗鱼制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基因探针鉴定及分析[J]
.食品科学,2005,26(11):62-65.
3
傅宜方,梁春霞,卢国钧,易洪.
广州市售熟肉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前增菌方法运用效果观察[J]
.华南预防医学,2008,24(1):68-70.
被引量:5
4
傅宜方,梁春霞,卢国钧,易洪.
前增菌培养方法对热损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复苏效果观察及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5):777-779.
被引量:2
5
金莉莉,王芳,郭振坤,王秋雨,奈淑娟.
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2001,21(2):36-38.
被引量:5
6
程周祥,熊咏珍.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研究进展[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6(2):155-155.
被引量:5
7
马莉,刘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杆菌致病因子论述[J]
.当代畜牧,2017,46(10):53-54.
被引量:1
8
程洁,张晓峰.
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J]
.检验检疫科学,2003,13(6):36-38.
被引量:9
9
张宜友.
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的污染与预防[J]
.口岸卫生控制,2001,6(2):34-36.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梁锐萍,黄素珍,胡慧强.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及其检验[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11):47-49.
被引量:13
2
吴清平,杨小鹃,张菊梅.
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常见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2):218-221.
被引量:4
3
袁月明,袁梦,刘鸿钧.
深圳南山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4):504-506.
被引量:1
4
秦玉敏,李一经,赵林立,张赟硕,乔薪瑗,齐炳理.
抗李斯特氏菌溶血素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检测LMO的初步应用[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5):421-424.
被引量:4
5
傅宜方,梁春霞,卢国钧,易洪.
前增菌培养方法对热损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复苏效果观察及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5):777-779.
被引量:2
6
韩斌,刘战民,高海燕,尹京苑.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技术[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28(6):125-128.
被引量:11
7
胡杨峰,韩军,贾英民.
选择性增菌液对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检出效果的比较[J]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2):1987-1991.
被引量:4
8
刘伊,戚薇,巩培,张和平.
抗李斯特细菌植物乳杆菌的抑菌活性物质特性[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1):72-74.
被引量:2
9
陈钢,赖卫华,段霞.
单增李斯特菌鞭毛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3):262-265.
被引量:3
10
段霞,黄欣,黄岭芳,魏华,赖卫华.
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J]
.食品科学,2010,31(24):272-276.
被引量:18
1
杜蔷,吴桂红,尹明.
北京烤鸭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现况的调查[J]
.食品科学,1997,18(7):61-63.
被引量:9
2
邵俊花,葛长荣.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07,32(1):11-14.
被引量:8
3
磷甲酸对禽肉中致病性和腐败性细菌的影响[J]
.中国家禽,2006,28(12):56-56.
4
于旖斯,侯红漫,张宇,李皎月.
七类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性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J]
.食品工业,2010,31(1):21-23.
被引量:2
5
金莉莉,王秋雨,李万杰,王 芳,刘 宁,王金玲.
ERIC-PCR方法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2):155-158.
被引量:10
6
李增光.
如何消除禽李氏杆菌对禽肉食品的污染[J]
.家禽科学,2006(12):7-8.
7
美国Gold Star公司召回15000磅香肠[J]
.农村养殖技术(新兽医),2007(1):46-46.
8
毛燕,黄小林,许恒毅,熊勇华.
免疫磁分离技术在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8):351-355.
被引量:8
9
姜迪来,凌宗帅,王克刚,张志梅,孙芙蓉,王洪海,项海波,曾萍.
SPA-ELISA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验的应用研究[J]
.肉类研究,2006,20(6):47-50.
被引量:6
10
叶艳华,江晓,王炜,丁洁.
南京地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鉴定[J]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146-1147.
被引量: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